-
研究显示,岩石行星上存在液态水的可能性要高出100倍
所属栏目:[业界] 日期:2023-07-18 热度:0
常有人误以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由水组成的世界,地球上不仅有广袤无垠的大海、还有形态各异的小湖荡漾其间;与其他星球相比较而言,地球的湿润程度高得有些惊人。但实际上,即使是木星和[详细]
-
中国人造太阳再刷纪录可控核聚变装置运行稳定
所属栏目:[业界] 日期:2023-07-18 热度:0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人类的探索重点一直在能量产业上,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方面。然而,近日中国科学家再次向世界发出震撼性的消息——中国环境能源研究所成功运行了一台世界级的[详细]
-
LHC团队确定穿越万里反原子核有望为间接探测工具搜索暗物质
所属栏目:[业界] 日期:2023-07-18 热度:0
根据一篇发表在《自然物理学》期刊的论文所述,"輕原子核包含了與其相反的 antiparticlesinglet 由反質子及反中微子(电子配偶)組成,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团队研究认为,轻反原子核[详细]
-
究竟从哪来月球火山下发现50公里长花岗岩温度比周边高10℃
所属栏目:[业界] 日期:2023-07-18 热度:0
自古代以来,人们对月之成因及组成一直充满着兴趣与猜测,因为它是我们所知宇宙中唯一拥有的大地天然卫星。关于月球的火山活动,科学家们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探月的过程中总会给[详细]
-
等了将近1000年月球的阴暗面带来不可预估的灾难
所属栏目:[业界] 日期:2023-07-17 热度:0
要明白在2021年12月31日晚所发生的事情,我们必须对太阳、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自然运动规律有所认识。月球不是以圆形轨道,而是以椭圆形轨道运动,并且这个轨道还在不断变化。不久前,我们[详细]
-
中国第一颗太阳探测卫星有望在十月份提前发射
所属栏目:[业界] 日期:2023-07-17 热度:0
据最新的媒体消息,中国即将跨越一个重要的太空走廊,其第一艘太阳探测器将于十月份提早升空,预示着“探日”时代即将来临。原计划明年发射的这颗卫星在最近的航展上官方宣布[详细]
-
150光年外,发现跨度达35亿光年的宇宙墙我们是实验对象吗?
所属栏目:[业界] 日期:2023-07-17 热度:0
在《庄子》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旁观日月,挟宇宙,与其吻合。”其中“宇”代指一切空间,而“宙”则代指一切时间。在整个人类历史上, 在表述"宇宙"[详细]
-
玉兔二号在月球背面发现部分透明玻璃球或为外星文明痕迹
所属栏目:[业界] 日期:2023-07-17 热度:0
中国近年来的探月计划有重大成就,其中包括在“玉兔二号”探测器的背面探索中发现了意外之喜的一些情报。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中国的探月工程和玉兔二号。中国的[详细] -
微纳量子卫星如何进一步增强量子保密通信的应用?
所属栏目:[业界] 日期:2023-07-17 热度:0
在当前世界的高新技术竞赛之中,“量子科技”无疑是最受瞩目的热点话题;它同时也是关系到我们国家安全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与关键所在。说到量子科技,很多人[详细]
-
银河系中心为何会出现亮光到底是什么能够吸引恒星绕其旋转
所属栏目:[业界] 日期:2023-07-15 热度:0
我们所处的银河系因其包含我们的太阳系而被称为我们所在的星系,它是一片广阔无比的未知领域。在银心处(即银河系中心的区域)有一个显著特征,那个明亮的中心区一直让人为之倾倒和神往[详细]
-
华人科学家第一获国际有机地球化学最高奖
所属栏目:[业界] 日期:2023-07-15 热度:0
第33届国际地球化学大会在法国里昂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谢树成院士荣获国际有机地球化学领域最高奖——阿尔弗雷[详细]
-
在2023年,中国的商业航天行业将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大年份
所属栏目:[业界] 日期:2023-07-15 热度:0
中国的一些商业航天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的时间内获得了多个记录,其中包括成功发射了“一箭26星”和将 "液氧甲烷火箭"送入轨道等,呈现出“井喷式”发展的态势。据[详细]
-
天问一号累计飞行1亿公里,一切发展良好,向着梦想进发
所属栏目:[业界] 日期:2023-07-15 热度:0
累计进行了超过一亿公里的太空旅行后,历经三周之久的天问一号与地球的距离大约是1075 万公里。火星和地球之间距离最近的时候是5500万公里,位于太阳的同一侧,距离最远的时候4亿公里[详细]
-
木星正在向宇宙空间释放巨大的能量是它所获取太阳能量的两倍
所属栏目:[业界] 日期:2023-07-15 热度:0
最近的研究者一直在研究木星的情况,而最新的结果显示了一个非常惊人的事实——木星的能量释放达到了十分庞大的数值,惊讶的是,它所开释出的能量是它所取得太阳能量的两倍,[详细]
-
北大浙大今日Science具有纠缠修补能力的多芯片高维量子网络
所属栏目:[业界] 日期:2023-07-14 热度:0
最近几年来,随着量子信息技术的高速进步,有理由相信其在计算、通讯、探测与影像方面将会取得对传统电子信息的伟大贡献。通过将多个量子节点进行相干量子互联,构建功能更为强大的量子[详细]
-
地球正在逐渐远离太阳?科学家大数据剖析,发现未来不乐观
所属栏目:[业界] 日期:2023-07-14 热度:0
众所周知,行星地球沿着特定的路线绕行于恒星太阳周围并耗时一年之久以完成它的公转周期。由此可知,地球与太阳是息息相关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就不存在四季和昼夜,地球上也不可能存[详细]
-
超低轨通信遥感一体星座建造,中国将正式启动!
所属栏目:[业界] 日期:2023-07-14 热度:0
在最近几年里,大规模构建的太空网络被视为空间探索的一个关键发展方向。在第九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获悉,中国航天科工空间工程总体部当天宣布,将正式启动超低轨通信、遥[详细]
-
在海洋上,他们发现了一种被称为外星燃料的物质
所属栏目:[业界] 日期:2023-07-14 热度:0
虽然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很多,但是我们对于这个世界以及其中存在的万物所知实在是少之又少;而一些人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却是毫不客气地开始肆意滥用自己的优势。
大家好。当[详细] -
把机器人技术变成消费级产品需要关注的几件事
所属栏目:[业界] 日期:2023-07-14 热度:0
随着机器人的技术不断提升和应用范围的扩大,越来越多人希望日常生活中有更多机器人的出现。然而,要将机器人技术变为消费级产品并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需要考虑几个重要因素。本文将[详细]
-
奋进新征途,谱写中国航天发展的新篇章
所属栏目:[业界] 日期:2023-07-14 热度:0
自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中国的太空计划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我国于1970年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的第三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此后逐步建立了完[详细]
-
水星就在太阳的眼皮子底下,为什么现在都没有被太阳吞噬?
所属栏目:[业界] 日期:2023-07-13 热度:0
作为八颗行星之一的水星靠近太阳,其最近点的距离仅为4600万公里,因此我们可以说水星处于太阳的直接影响之下。自从冥王星被踢出大行星之后,水星就地成为了太阳系中最小的行星,事实上[详细]
-
微观和宏观的界限在何处?物理学家发现了量子之王
所属栏目:[业界] 日期:2023-07-13 热度:0
在大尺度上观察这个世界时,我们遵从着古典力学的定律;它们主宰了这个世界的运行;而在微观世界中,它们所遵循的是怪异的量子法则。那么,宏观和微观的界限在哪里?如果给你一个粒子,[详细]
-
我国科学家实现51个超导量子比特簇态制备 大幅打破世界纪录
所属栏目:[业界] 日期:2023-07-13 热度:0
在推动量子计算的进步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的是量子纠缠现象,随着更多比特的参与到这一纠缠中来,其强大的计算力量会得到成倍的增加。我国科学家日前成功实现了51个超导量子比特簇态制备[详细]
-
太阳表面接近6000度能把地球晒热为啥太空却接近绝对零度?
所属栏目:[业界] 日期:2023-07-13 热度:0
国际上最大的和最具影响力之一的科学研究合作计划之一是名为“阳光制造”的工程。我国的第一代人造太阳已经在1年前于成都实现了首次放电。
但是人造太阳再好,也很[详细] -
火星有水储备,但它们可不可以饮用?
所属栏目:[业界] 日期:2023-07-12 热度:0
在我们心中,红色的大气层环境下的火星就像是一个荒芜、毫无生机的荒漠世界;然而事实是它的两極地带却隐藏了足以令人们大吃一惊的事实——全星球被厚厚的冰雪所覆蓋。科学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