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网络诈骗白皮书
2016年年底,重庆市民小王收到一条银行官方短号下发的短信,称他尾号为XXXX的银行卡消费了9980元,但是他并没有支出这笔钱,便怀疑短信是骗子所发。不出两分钟,一陌生号码打来电话,对方自称是一游戏商城的客服,收到了小王9980元游戏币的消费,跟他核实一下是不是本人操作。小王连忙否认了这笔消费,对方告诉他可能是盗刷,会核实后跟他退款。小王警觉地挂断了电话,并登录了自己的手机银行,但他发现卡内存款确实少了9980元。几分钟后,小王又收到一条银行短信,银行卡收到了980元的进账。这时客服再次打来电话,告知小王已处理980元的退款,余下的9000元大额退款,需要手机验证码证明用户身份,麻烦他提供收到验证码。心急的小王信以为真,连忙将刚收到的验证码告诉了对方。然而等到他到银行查询后才知道,9000元并没有退回,反而被转到了他人账户中。 骗局揭秘: 骗子利用了部分银行卡同时拥有储蓄账户和理财账户的特点,首先通过不法渠道盗取银行用户小王的网银密码,并登录为其开通了理财账户,然后用小王储蓄账户下的钱购买了理产产品。这时,小王就会收到了消费9980元的银行短信。由于银行系统需要校验短信验证码,此时理财产品只能在本人账户下流通,骗子无法提现或是转账。随后骗子伪装成卖家,给小王打电话,让他确认是否有这笔消费。接到这样的电话,受害人自然会否认并要求退款。此时骗子通过网银先退回少量的钱,让小王信以为真,再谎称退还较大金额的钱需要短信验证码。骗子随即通过网银发起9000元的转账,只等小王告知验证码,资金就被转走了。 骗术延伸——银行类欺诈短信: 网银失效、积分兑换、APP升级、手机银行过期激活、扣除年费、信用卡提额等银行短信通知想必大家都收到过,其中大部分是通过银行官方短号发送的。近来年,利用伪基站伪装成银行发送强诱导性诈骗短信的案件频发,骗子在短信中提供虚假客服电话或者钓鱼网址引诱网民上钩。更高明的银行类诈骗则是利用第三方支付工具或电商交易场景,一步步诱骗网民钱财。 ▲伪基站银行短信示例 防骗妙招: 1、不轻信官方号码:九成以上的银行诈骗短信都是通过伪基站发出的,别看到是官方号码就开启绿色通道。 2、有疑问先核实:收到资金变动等银行通知,第一时间找官方核实,不要轻信陌生来电或短信中的联系方式。 五、警察来电声称洗黑钱 案件直击: 浙江温州的陈女士在2016年年初接到了一个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温州市鹿城区公安局刑侦大队队长,并指出陈女士所办的一张信用卡涉嫌洗黑钱,并在电话里说出了包括身份证号在内的陈女士一系列个人信息。陈女士开始有些将信将疑,这名男子随即话锋一转,表示只要陈女士配合调查,就可以帮助她证明清白。挂断电话后,陈女士立刻拨通了114,经过查询发现,刚才这名男子的来电号码确实是温州市公安机关的一个办公电话,于是陈女士按照对方提供的联系方式给所谓的北京市公安局打了电话。对方要求她找一家复印店接收两份传真,而在其中一份盖有北京市公安局公章的逮捕令上,准确无误的印着陈女士的名字,证件号码等信息,上面说因为陈女士涉嫌洗钱犯罪已经被提请逮捕了。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