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动了1/3中国人口 创始人宿华说:快手从不给任何用户贴标签
在曹曦看来,快手目前的用户结构不是团队主动选择的结果,而是自然成型。一线城市的大多数互联网产品强调运营导向,或多或少会渗透运营人的主观因素,相反,快手是反运营的技术驱动型公司。宿华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不打扰”。 2016年6月份之前,快手零推广,品牌和市场投放费用也几乎为零。直到从应用商店搜索“快手”最先跳出来的是其他产品,他们才花了点钱把排名第一的位置买回来。 宿华此前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希望用户不要感知到快手的存在。我们想让你在里面感受到的是,这个世界的存在。不要去打扰他们,让他们自然地形成一种互动关系,让产品自然生长。” 这不是快手独创的逻辑。曹曦道出一个普适性产品哲学,“国内任何一个toC的互联网娱乐产品,只要你让它纯粹地自然生长,最终聚拢的很可能就是快手平台上的这些用户。因为中国人口分布就是如此。” 农村包围城市? 2016年12月,美图公司在上市招股书中明确提到,快手正在领跑短视频社交,美图紧随其后。当然,这个市场的热门玩家还有秒拍和小咖秀,这两个产品同属一下科技,背后的靠山是国内第三大社交媒体新浪微博。 因为定位和人群差异的原因,这几个短视频公司之间却没有发生激烈的冲突。快手几乎以蒙眼奔跑的姿态,狂揽4亿用户。曹曦并不认为哪家具体公司在威胁着快手,他把一切杀时间的产品都视为竞争对象。 快手真正的敌人或许是今日头条。后者每天视频播放量已经达到12亿,而且正在开发一款类似快手的短视频产品。他们都面向一个庞大的用户群,强调个性化推荐的技术算法。今日头条的技术架构师高允军与宿华、张栋曾在百度共事。 这两家公司短兵相接是迟早的事,一触即发的时间取决于宿华未来打算将快手引向何方。当然,与其商业化路径也有一定关系。 宿华并没有把快手当成一个社交产品,甚至毫不在意社交这回事,他只强调记录和分享生活的极致体验。即便快手平台存在一定的交互,程一笑也认为用户并不需要深度社交,更多时候是基于兴趣的单向行为,“喜欢在别人分享的生活下点个赞就足够了”。 “快手的形态更偏向社区。最早聚集的是一批玩技术的人,他们对后来整个社区风格和氛围的形成有很大关系。”一下科技联合创始人雷涛说,没有基于短视频的社交产品,严格意义上讲YouTube也是一个社区,头部用户产出内容,观看用户彼此没有什么交集,“快手也是如此”。 在快手没有头部用户,1亿月活用户,60%的人会拍摄分享视频,平均每月上传2.5次。程一笑把有过分享行为的人才视作快手的典型用户。 快手既不是典型的社交产品,也不具备媒体属性,这两种形态的商业变现可能并不完全适用。在此之前,快手没有厘清过盈利模式,收入基本忽略不计。 这是短视频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下科技创始人韩坤也曾表达类似的困惑,传统贴片广告的模式并不适用只有十几秒长的短视频,他在秒拍尝试一些变种的广告形式,比如利用视频美化功能把品牌或厂商的某些元素在其中体现。 宿华决定开发一套新的视频广告系统。当时正值直播风口吹起,很多直播平台疯狂挖快手的红人,在快手火起来的MC天佑目前也是YY最具人气的主播之一。快手也顺势新增了直播功能,却没有在首页呈现。宿华解释,“我们要做的是分享生活,直播不是最佳形态,它是与粉丝实时互动的一个辅助功能,当然不能够把它放在主要位置。”直播量不大,却无意间成为快手商业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