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诸葛io:数据分析,让用户“路人转粉”的奇妙魔术
简单来说,这种技术可以达到一个效果,那就是拉低分析人员的门槛。 【产品分析的一般过程】 国外有一个词叫做:自助式分析。企业做分析,无非就是想对应哪些用户做了哪些行为,后续有没有持续做这类的逻辑。我们根据这样的基本逻辑做成交互式组件。 由于具体的分析工作,都要由客户企业内部的人员来做。所以我不想让产品给人一种很专业的分析工具的感觉,我们想通过技术改进,只要预先的“埋点”设计好,一个普通的市场人员都可以顺利地使用数据分析系统产生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其实有业务导向的人,更容易探索出结果来。一个做市场的人会有很多想法想要验证,如果委托技术同事来写代码做验证,往往并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而且往来的沟通效率会很低。使用他们熟悉的语言来直接尝试不同的数据分析,会大大提高提出结论的效果。 赵子琪: 互联网企业对于数据分析的意愿更强烈,因为他们所有的业务都构建在互联网上,和客户接触的唯一渠道就是线上。所以采用数据分析或者提高数据分析能力之后,会对业务有巨大的改变。某种程度上说,数据分析在影响着互联网企业的生死存亡。 但是传统企业自知对数据分析的陌生,所以在不断探索。传统企业由于线下业务的成熟,对互联网数据分析的探索要求“稳健”。 虽然“慢半拍”,但是一旦意识到数据分析的重要性,传统企业会调动足够的资源,制定完整的计划来坚决推进数据分析。 举一个例子,前一段时间我接触了一个比较有名的制药企业。它专门请了一个公司帮忙制定了完整的“零售4.0”业务规划。这个规划已经脱离了传统零售的管理方式,所以需要我们的配合,我看到它执行力度非常强。 大企业的执行体系是很健全的。他们关心的事情很简单:多少价格,能够获得多少价值回报。所以我们也在建立一整套的服务体系,来对接这样的传统企业。 总体来说,我们服务过的10000多家企业,会提供很有价值的经验。这些经验中必然会有一些共性的东西,可以分享给传统企业。 【用户行为统计详情】 小编:越来越多的数据会接入分析平台,数据分析在未来还可以怎么玩?赵子琪: 我之前在微软做微软CRM系统,其实微软也在探索一些新零售的应用,他们叫全渠道的一些数字化营销,从线上线下都要管理数据。 诸葛io 更多偏重行为数据,目前的客户偏向于探究他们的客户在线上做什么。他们希望找到一个行为数据对应的“必然的结果”。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