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百科 > 正文

微信走过7年,张小龙拿什么抵抗过时?

发布时间:2018-01-25 05:32:46 所属栏目:站长百科 来源:首席人物观
导读:副标题#e# 导语:在孤独者的暗涌之中,张小龙睁大了眼,人性始终是他的方向标。于是,潮水把他带到了新的世界,他也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潮水的方向。 壹 微信上线之前,张小龙在腾讯过得不算如意。 在外人看来,地位和成绩都是有的。 比如张小龙不愿意去深圳

前央视主持人王利芬曾以创业者身份拜访张小龙,会议室里,听到王利芬一行表示每天长时间使用微信,张小龙显得有些着急,他慢慢说着,“这不是好事”,“用完即走最理想”——当时,张小龙和同事吃饭、开会,都会规定“不能看微信”。

这些盘旋在张小龙脑子里的想法,后来演化成了2017年1月发布的微信小程序。

第三次出现在微信公开课上时,张小龙明显消瘦了。

刚刚迈过48岁的他显得有些疲惫。一个小时的演讲里,他偶尔喝水、咳嗽,摆弄耳麦,习惯性地把手插进裤兜里。

微信走过7年,张小龙拿什么抵抗过时?图:张小龙在2018微信公开课上

微信的变身如今已经进入第三场:从最初的社交产品、到平台、再到如今想连接人与真实世界的工具。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在抱怨:微信变成了工作QQ、朋友圈垃圾信息太多、公众号打开率太低……但在下一个替代品出来之前,又没有人能真正离开它。

敏锐如张小龙,显然捕捉到了这些危险的信号。于是在今年公开课上,他透露了一些微信新举动:正在开发公众号独立APP、将恢复对作者的赞赏功能。

自媒体人很兴奋,普通用户很失望。

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电影《七年之痒》曾提出概念:爱情在七年之后会进入一段危险时期。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APP亦是如此,七年已经是很长的时间单位了——如果不是刻意计算,你能相信微信已经七岁了吗?第一次使用微信的你,如今生活也天翻地覆了吧?

而长情是这个时代的稀缺物。

人人喜欢张小龙,也由此期待他的新故事。但是,这个商业世界永远也不会缺下一个张小龙。一旦微信没落,这个名字终究也会被遗忘。

熟读哲学深谙人性的张小龙,自然是明白这点的。他在大学接触到弗洛伊德思想,后者曾经提出,人的所有动机都来自于性的冲动。于是,性和暴力也成为张小龙设计产品时重点考虑的需求——2010年11月,刚刚确定要做微信的他半夜跑到饭否吐槽:

“还是你们用户爽,哪里爽到哪里,苦的是做互联网的,要整天分析你们的阴暗心理好让你们更爽,还不能明说。”

张小龙还有过一桩想为而不能为的事情——他曾经考虑在微信启动页播放自己喜欢的《一百万吨的信念》。那是汪峰在2011年发行的歌,歌词里充满愤怒和黑暗: 

不要相信电视广告

不要相信排行大榜

不要相信花边新闻

不要相信存款利息

不要期盼好运到来

好运属于贪官污吏

不要期许好人相助

好人都在挖煤倒土

你可以相信最为糟糕的事情

它每天都在我们周围接连发生

你至少需要有一百万吨的信念

也许或可能勉强继续活下去

提议自然没有通过。张小龙后来在一次内部演讲中选了这首歌开场,形容这首歌和微信一样,都发现了社会的某股暗流。

“你去感觉现在社会流行一种潮流,或者人群流行一种潮流,像潮水一样往某一个方向走。这种暗涌,就是最前沿最具革命性的东西。”

这样的张小龙,很容易让人想到《麦田里的守望者》,男孩霍尔顿曾经向妹妹阐述自己的理想: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