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慢性病与信息大会】李辉:宁波市慢性病智能平台直报系统建设和应用
在运行当中我们也制订完成了基于这个平台慢病的接口规范,包括基于信息协同系统的从报告产生和管理的工作规范,还有就是登记报告管理工作规范,15、26、17版,信息化的工作真的是没有止境的,像广告词讲的一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永远在路上。每年都有不同的版本出来,因为它的需求和功能总是要进一步地得到拓展。 这个是我们监测平台的一个里面的内容,大家可以看一下数字疾控里面有传染病、慢性病、学校健康监测等等,这个系统和医疗卫生信息平台是通的,上面的模块有慢性病监测、高危人群管理、死亡监测、伤害监测等等,我们报告一张糖尿病的卡,如果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信息我们也可以调阅查看健康档案的信息包括他诊疗的信息,这在公共卫生平台上我们是可以查看的,但是如果你想要使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提申请,经得同意也可以使用这些信息。 这个平台慢病就是四种慢病的报告,有高血压慢阻肺,模块已经放进去了,我们有部分区县有需求、有这样的内容可以自己登陆进去自己开展一些工作,因为我们国家慢病防控示范区也有一些慢阻肺的筛查,有一些区就可以先使用我们这个系统进行报告。 死亡监测是一样的,还有伤害监测,所里面承担了伤害监测和防治工作,我们除了国家的伤害监测点,还有宁波市的伤害监测,还有患者管理,这个主要是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管理,这个内容和我们基本工内容是一致的。 高危人群是我们宁波市自己做的,我们也把模块放进去了,还有报表的管理,还有GIS的展示的展现,都有相关的功能。 我们刚才讲到宁波市十个区县都有当地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他们采集数据首先到区域平台上再到我们的平台上,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对接的,现在十个区县的数据已经上到我们的平台上,对于慢性病的大数据利用也好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第二大方面是建设进展。刚才李书记讲到真正做慢病系统是2016年1月,开始更完善地实施,前面其实也做了很多的工作,2016年1月的时候就在做一些测试包括规范标准的改造,还有我们市一级医疗机构和市平台的对接,我们选取其中一个区当地的一家卫生服务中心和当地一家医院做区域平台的对接。包括后来还是以象山县为单位的区域平台的对接,应该2016年底镇海区与象山县这两个单位和我们市平台进行对接。 2017年是一些功能的进一步的完善和改造,镇海区10家左右的医疗机构,包括象山县23家医疗机构都接入到我们这样的一个平台,但是大家也知道,我觉得做慢性病的监测和信息化的建设和传染病完全不同,传染病基本上这张报告卡产生以后上传上去就完全没有事情了。慢性病数量大、病种多,我们慢性病发现、监测只是第一步,你发现以后要进行随访的管理、后续的一些是健康方面的管理,是要有一个从上去回来到无限循环的过程,所以这个内容比传染病复杂了很多。 2017年就是在做平台功能的完善。到2017年底的时候,12月14号,当时我们和浙江省有一个申请,达到了他们测试的要求,所以我们市平台统一和省平台进行切换。 中间其实做了很多的大量的工作,我觉得做信息化好像耗费了很多脑细胞。 我们作为技术部门其实很多的业务需求是我们来承担的,当然需要信息化的公司提供一些实现的路径,但是很多的这种智力的支持和需求都是我们来提供的,所以我觉得现在信息化建设的话,我们尤其是专业部门的人员无偿提供了很多的劳动。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