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网络安全大事记
√ “****即服务”的商业模式是勒索软件、恶意软件传播以及DDoS等大规模恶意行为泛滥的关键原因。“****即服务”极大的降低了攻击成本和攻击难度,即使是初级罪犯也可随时发动网络攻击,再借助“零日漏洞”,极易给全球互联网带来重大破坏。借助“永恒之蓝”漏洞的WannaCry勒索软件,其快速传播并造成巨大损失,就是非常典型的例证。 √ 网络武器已被全世界采用。网络攻击背后的国家力量日趋明显,无论是对关键设施的长期渗透,各个国家竞选系统的入侵,还是对社交舆论的风向控制,以及对“零日漏洞”的交易、利用,甚至是对加密货币的攫取,背后都闪现着国家支持的黑客的影子。网络攻击,已经横跨政治、外交、商业、军事、关键基础设施和社交媒体等各个领域。网络安全,可以在技术上打破或超越传统资源与能力和规则限制,弱小的国家可以借此挑战大国。数字化时代必定导致数字化国防,网络成战场,代码即武器。 3. 邮件安全问题突出 电子邮件成网络安全重灾区,不管是鱼叉式邮件还是商业欺诈,都有着惊人的破坏力。前者是发动APT攻击和大范围传播恶意软件的典型入口,后者据FBI的统计,2013至2016年商业欺诈邮件(BEC)已造成53亿美元的损失。 2017年较大的电子邮件安全事件 1月: 由于葡萄牙“首席环球”公司的邮件服务器被拖库,著名足球明星贝克汉姆过去几年的邮件被下载并曝光。 2月: 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预警,与邮件安全相关的商业欺诈将给国内企业带来50亿元以上的经济损失; 东欧网络****分子通过钓鱼邮件入侵了全美快餐连锁Chipotle的POS机系统,盗走数以百万的消费者信用卡数据。 3月: 一名48岁的立陶宛人,被控通过钓鲸邮件骗取谷歌和FaceBook两家公司各1亿美元; 一种鱼叉式钓鱼邮件借美国税季大肆传播,100家机构中的12万人中招。 5月: WannaCry勒索病毒肆虐全球180个国家,虽然并未确认初始攻击载体为钓鱼邮件,但至少钓鱼邮件是其重要的传播手段之一。 6月: 美国南俄勒冈大学承认,今年4月受到邮件诈骗,把190万美元转到骗子的账户; 乌克兰一家金融科技公司的系统被钓鱼邮件入侵,通过微软漏洞在全球传播Petya,俄罗斯、欧洲、印度和美国数百家机构受到影响。 8月: 加拿大麦科文大学声明,落入商业邮件欺诈圈套,汇出1140万美元。 12月: 腾讯安全通报一起大范围钓鱼邮件攻击事件,52个国家的网站被利用,近3万家中国企业受影响。 邮件安全带来的启示: √ 电子邮件内容事关重大。由于电子邮件办公已经在各行各业充分普及,从个人敏感信息到重要商业机密,再到核心知识产权,电子邮件都是最为主要的传输通道,一旦泄露后患无穷。 √ 电子邮件的安全地位不容忽视。不管是大规模的恶意软件传播,还是针对性的APT攻击,无论是广撒网式的个人骗局,还是精心设计的商业欺诈,邮件都是第一入口和最大入口。 √ 警惕网络钓鱼和商业欺诈邮件的激增。据美国联邦****局今年5月的统计,BEC(有时也称钓鲸邮件)在两年时间里,达到了2370%的惊人增长率,而钓鱼邮件的增长率已经超过了恶意软件。虽然邮件安全网关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防范,但建立起良好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机制,才是应对社会工程手段攻击最为有效的方法。 二、漏洞篇 1. 漏洞数量增长史无前例 2017年各大漏洞库公布的漏洞数量较以往呈明显激增态势。 # 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库(CNNVD): CNNVD公布的漏洞数量为14,748个,2016年全年的漏洞总数为8,753个,预期年增长率至少上升70%。而CNNVD自正式统计漏洞数量以来,从2010年至2016年,增长率最高才为20%。 # 美国国家漏洞库(NVD): NVD公布的漏洞数量为14,277个,2016年全年的漏洞总数为6,515个,预期年增长率至少上升170%。 # 公共漏洞披露平台(CVE): CVE公布的漏洞数量为17,760个,2016年全年的漏洞总数为10,703个,预期年增长率约为70%。 (注:以上2017年的漏洞数量均为截止到12月19日的统计数字)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