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na Cry病毒之后,那些值得我们注意的事实和真相
2016年初美国FBI与苹果等硅谷公司之间有过一场争论,即电子产品是否应为执法部门留下“后门”,以便用于打击恐怖分子。没有绝对的安全,只有相对的安全,工具不会判断是为好人留“后门”还是在为坏人留“后门”。作为使用工具的人,要做的,就是提升安全防范意识,无论是国企事业单位亦或是个人用户,都应该主动建立起安全防范意识,才能将“病毒”拒之门外。 Wanna Cry的影响已经在渐渐消散,但是台风过后,总要留下些什么,回溯了整个事件的三个事实并探究整个事件所不曾注意的“真相”之后,我们总会留下一些思考。 思考1 | 混沌是因为无序: 任何一个新兴事物,尤其是金融事物的发展都是遵循着,无序-监管-有序的过程,互联网金融发展之初也是新兴事物,也滋生了非法集资、自融诈骗等问题,当新兴事物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监管必将随之而来。 灰色的混沌会碰撞出新的改变,而监管是对行业的认可也是行业长久健康发展的必然。比特币作为新兴事物,全球的不同国家都陆续对其发布了监管的相关条例,想必,中国有关比特币的监管也将不期而至。 思考2 | 恐惧是因为无知: 任何新兴技术的起始都是摇摆不定的,互联网如此,电子商务如此,区块链也是如此,我们对于病毒的恐惧其实源于我们的不知和不解。新兴技术出现,我们所做的应该是研究、剖析、破解,进而利用。 Wanna Cry背后的非对称加密技术、智能合约等技术其实都是区块链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之一。相比,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才会促使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 思考3 | 防患才能安然: 无论是企业、事业单位的“陈旧”的不做维护、不做更新的内网。还是我们常年忘记点击更新的“防火墙”。其实都是一种网络安全意识的缺失,当战争没有发生的时候,我们总是忘记建起防空洞。 我们对于自身的疾病都有打疫苗、远离病源等防患意识,然而,当我们的生活、工作都和网络密不可分的时候,对于网络的安全是否也应该有相应的防患意识呢?网络安全不是一种教育,它该是一种意识,网络安全不应是一种提醒,它该是一种习惯。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