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第二天股价大涨6% 但小米蛰伏隐患已经显露!
消费者,天然就会被自然分类,天然就会被贴标签。小米通过性价比获得大量用户,但小米也只是占据了手机市场的一小部分,为什么苹果、华为、OPPO、VIVO这些其他的手机厂商利润率比小米更高,甚至价格比小米更高却可以拥有比小米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收入呢? 低价低利润是一种很好的营销手段,但一件商品真正吸引消费者的并不只是价格。小米如今铁定硬件利润不超过5%,如果未来小米的非硬件收入一直还是做不起来,那这就很难支撑起小米这么庞大的生态,整个公司的负债率就会不断提升。 要知道,智能硬件是一个从资金方面比互联网门槛要高太多的领域,纵然小米旗下拥有很多的生态链公司,但如果真正要在1-2个细分硬件领域建立起市场优势,它依然需要砸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才有可能抢得好的市场份额。如果硬件利润一直比同行低,非硬件收入又做不起来,那小米必将缺乏资金投入,也很难在硬件业务的市场推广和研发上投入更多。 这样一来,要让泡沫成为奇迹,小米必须将非硬件收入做起来。 四、掌握核心技术能力,小米要创造奇迹必须加大研发投入 手机行业,小米作为一个后来者已经创造了一个奇迹,其中市场营销应该是成功的最重点。在产品方面,虽然小米手机也持续在创新优化,但其面临的专利官司,也越来越多。 根据小米此前公布的招股书数据显示:小米在2015年、2016年、2017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5.12亿元、21.04亿元、31.51亿元,研发投入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2.26%、3.07%、2.75%。如果将研发投入占总营收比例这份数据指标与BAT、谷歌亚马逊微软相比,小米的研发投入实在是太少。 与此同时,虽然小米加大在专利版权的自我保护,但依然每年都面临这大量大额的专利诉讼,其中就包括上市期间对小米提出诉讼的酷派。 全球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都在加大,这是一个不可逆的大趋势。从小米自身的发展来说,小米只有在专利版权和核心技术方面建立自己的竞争壁垒,才有可能在未来的智能硬件战场中不被技术研发拉后腿。 另外一方面,作为整个IT行业最活跃的大佬,雷军早早的就已经实现财务自由,如今小米的上市也算让其精神自由实现了一半。小米在过去的8年中给消费者们带来了巨大的福利,但令人遗憾的是,不管是华为被诉讼还是中兴的命运不被自己掌握,中国科技公司的技术方面一直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包括手机在内的很多解决方案仍不得不依赖于国外。 雷军已经创造了多个神话,如果他有可能在实现他梦想的同时,带领小米在一些核心技术领域建立世界级领先的优势,那这或许会是雷军对小米模式最好的阐述:一个利国利民利小米的颠覆性创业模式。 小米首日上市,虽然最终以破发收场。但小谦认为,对小米真正的考验其实才真正开始:小米要么会是倒下去比乐视更好看的泡沫,要么就是一个引起全球科技界举世瞩目的巨头。 本文作者:小谦,首发于CSDN,公众号小谦笔记(xiaoqianshuo),互联网观察员,私人微信net1996,转载请注明版权。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