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上的“水果王国”
申俊山拉着崔姐成为了自己的供应商之一。快手上不用买流量,生意虽然「量少」,但是翻单量可观,可以提供更高更稳定的收购价格,这让崔姐觉得稍微轻松了一点,「付出 40%、50%,收获 40%、50%」。敲定合作后,申俊山每年有几个月都驻扎在这里,直播里他经常为粉丝发起秒杀,镜头外,崔姐看着翻升的订单,开玩笑的直喊「头疼」,屏幕里的热闹过后,要忙活包装、发货的是她。 快手上水果的供应和销售链条逐渐成为了一张网络。包括「山村二哥」、「品优鲜果」偶尔会和申俊山共享货源。除此之外,申俊山还有着一大批庞大的分销代理,他们大多数是通过快手互相认识。保证 10% 左右的利润,申俊山就能让这个水果销售网络健康持续的运转。 尽管分散,这些快手上的销路正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当地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在产地四川仁寿县「品优鲜果」的主理人黄琴在通过成立了合作社的模式,将零散于各家各户的土地被重新规划和整合,并雇佣二十余位当地农户。在攀枝花,申俊山的农场也雇佣了七八十个本地农户。 在流量暂时不用花钱的快手上,更短的销售链路直接面向 to C 建立起来了,并且依据这座流量发动机转动。每逢节日前后和旺季,它一般会更加疯狂的转动。2018 年中秋节前后,申俊山每天都直播到凌晨四点,手机哔哔响个不停,他需要三个助手一起接收和整理订单。那几天,画面之外,远在四川、海南、陕西的果园里,工人们也跟着加班加点。卡车排队停在崔姐的工厂门口,等待载货上路。 除了打发精神空虚,快手在改变这条水果链路上人们的生活。 快手的生鲜试探 年利润 100 万上下只是保守说法,问起申俊山的具体收入情况,他神秘的眨眨眼:「以前我骑自行车,现在开宝马,就这么简单。」 但粉丝量达到 50 万,把产业扩张到全国的「罗拉快跑」以及他的几位同僚只是个例。在广袤的农村,还有大批农户每年为了水果销路犯愁。 由于覆盖人群重合度高,这被正在加速启动商业化的快手看做一个重要的机会。进入 2018 年,短视频领域的增长红利渐渐变缓,包括快手在内的短视频平台都在思考如何在三四线下沉和细分的存量市场里继续挖掘。水果生鲜是个好方向。 2017 年 6 月,快手已经上线了小店功能,通过小店入口可以跳转至淘宝、京东等平台。12 月,这一系统又被升级,形成了内嵌在快手内部的电商体系。用户可以直接在观看直播时下单完成购买,并追踪订单情况。 不过在卖家这端,启动这项工作并没有那么简单。尽管目前快手日均的用户使用时长超过 60 分钟,每天有超过 3 亿的点赞,每个人平均有 6 次的点赞次数。但即便是像申俊山一样的老用户,搞清楚如何进行复杂的线上运营、找到各种入口、灵活的在快手上卖货依然不那么简单。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