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江湖:纯情与利益交缠的流量神话
反黑控评组:负责在各大平台举报对偶像不利的言辞,使有关偶像的不利言论“消声觅迹”,并出现正面的言论。
粉圈中的数据组是“饭圈秘密组织”,更是一切数据操作的指挥中枢。他们的职责包括汇总偶像在各大平台的数据情况、发布投票和打榜教程,整理所需链接,并发布所需要做的数据总量指标、每日分配督促粉丝做数据。 “数据维护”是粉圈对数据刷量的体面叫法。 每天7点,是大学生麦子起床的时间,睁眼第一件事是打开QQ里的数据群,领取管理员分配的每日数据任务,每天完成相应数据指标并截图打卡。这个状态她已经持续半年之久。 在饭圈,像麦子一样为喜欢的明星做数据的粉丝有千千万万,他们戏称自己为“秃头女工”,并作诗自嘲:“一将功成万骨枯,流量背后是女工。” 据艾漫数据统计,在新一代粉丝群体里,有84.1%粉丝参加过数据组,70.8%的粉丝参加过反黑组。可以说,每一个流量明星背后站着的是一批“数据女工”。 “我们把最好的数据送给他。”这是“数据女工”共同的目标。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粉丝们坚信,流量是艺人最重要的资本,因此,为了证明偶像的影响力,为其赢得更多资源,他们不断冲刺着新的数据记录、试图控制网络舆论。 麦子所在的数据三群里有约五百人,绝大数和麦子一样都是在校大学生,他们经过层层审核进入数据组,每天二十四小时(夜晚的任务由海外粉丝承担)机械重复同样的操作。 麦子为《后厂村7号》总结了数据组需要维护的数据范围:基于明星本人的微博、抖音、INS要进行转发、点赞、填评;在任何社交平台及论坛上只要出现明星的名字就需要进行反黑、控评、安利;各大APP和排行榜的签到、投票、打榜等。 粉丝做数据不是外界所想那样漫无目的,通常,数据组会对相关内容进行分级,对重点内容采取优先转赞评加成。 以转赞评为例,多数情况下,个人博>个人品牌金主博>团体品牌金主博>有影响力的微博大v>正统营销号。这种优先级结构是按照品牌方或资源方的重视程度来划分的。 在做任务前,管理层会先研究任务规则,找到效率最高、操作性最佳的方法,然后整理出一份简洁易懂的教程,粉丝则会按照教程行动。 而这种集体的行动,让粉丝们在微博上的舆论发声中无往不利。 《后厂村7号》以大众最为关注的微博转发过亿为例,尝试描述粉丝们抡博的过程。 抡博,是饭圈术语,指粉丝疯狂转发偶像相关微博,以制造数据泼天的流量效果。 “娱乐硬糖”曾经专门对抡博女工做过报道。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