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拷问”的马斯克:自燃、续航、产能,都不是问题
为了打消这种焦虑,马斯克决定构建全球超级充电站网络,保证在一小时内就把电充满。2012 年,超级充电桩终于做出来了,在超级充电桩发布会上,马斯克激发了所有人的想象力。“未来,人类不会被加油站束缚,也不会被充电桩束缚,”马斯克说,“我们不仅会有超级充电站,还会有靠太阳能发电的充电公路!” 最后,马斯克像教主一样伸出双手,大声宣布:“纯靠太阳能,今后大家将能够免费旅行,永远免费!” 到 2014 年 1 月,特斯拉已经建成了跨越美国的第一条“充电公路”,车主开着 Model S,不用花一分钱充电,就能从洛杉矶就开到纽约(虽然中间要绕路)。
在股东大会上,马斯克进一步对“充电高速路”的构想做出了解释。 “电能的输送就像高速路,特斯拉正在开发的系统能保证这条高速路时刻都在被使用,”马斯克说,“在夜晚用电量小时,这套电网可以充电给储能系统,减少用电高峰期不必要的变电站和电能输送装备。” 至于联合 SolarCity 开展的太阳能屋顶输送电能计划,如今还没能大规模落地。 极限狂飙 如果把各种各样的创业领域按难易程度列成一个单子,那么创办车企可能是里面最吃力不讨好的一个。原因很简单,完成了汽车的设计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接下来是几乎无止境的烧钱。 先不提复杂的汽车设计流程,就算你已经有了一张汽车设计图,接下来也要自掏腰包请工程师、设计师和律师来评估设计是否符合安全和法律规定。造车属于兴办实业,在盈利前需要大量的投入——买工厂可能要花 10 亿美元左右,接下来还要花几千万美元装备生产线,投入更多资金雇佣装配工人……
然而,以上只是传统汽车的生产流程,对于电动车来说,想要卖出一台车都极其艰难。为保证车主不被汽车扔在半路,需要发展配套充电设备(起码每隔几百公里要有一个吧);为了让消费者放弃已经成熟的汽车,相信电动车的性能不比肌肉车逊色,甚至还需要教化众人接受新事物。 最最重要的是,从一开始,你就应该祈祷在创业过程中,全球经济不要突然崩盘。 不幸的是,竞争、市场变化、供应链变化、甚至是几十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这一切特斯拉都遇到了。 事实上,自 2004 年马斯克开始领导特斯拉以来,这家公司就一直在资金链断裂的边缘徘徊,数次处于“枪膛里只剩下一颗子弹”的窘境,而马斯克没有一次把这颗子弹用来自裁,而是拼了命的想炸出烟花来。 特斯拉前工程总监戴夫·莱昂斯曾经这样评价马斯克:“他喜欢破釜沉舟,不留后路,唯一的出路就是向前和向前。” 在马斯克拯救特斯拉的各种惊险事件中,最传奇的还要数 2008 年圣诞节那次,如果不是奇迹发生,特斯拉可能已经死了十一年了。 2008 年,面对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美国金融体系崩溃,美林被卖给了美国银行,雷曼兄弟申请了破产,股市大幅下跌,信贷吃紧,硅谷几乎无法融资了。而特斯拉的账面,也几近赤字。爆料媒体 Valleywag 透露,特斯拉账上只剩下最后 900 万美元,而计划中的 1 亿美元融资一再被推迟,看似遥遥无期。危急关头,马斯克接替德罗里(Ze'ev Drori)成为新 CEO,一下把 360 名员工裁掉了 90 人。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