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贷穿马甲入楼市:贷款用途审核有漏洞
央行近日发布的《2019年二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住户消费性贷款余额40.81万亿元,同比增长18.4%,增速比上季度末低0.7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3万亿元,同比多增597亿元。有报道称,银行近期在严控消费贷,不仅贷款利率提高,而且准入条件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而这背后是有太多资金流到了楼市。 有银行业内人士指出,如果消费贷不采取严格的受托支付方式,对消费贷用途的监管将难以落地。 “关注信贷资金进入楼市不能只盯着商业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各类互联网借贷平台对资金流向没有监控,进入楼市的比例可能更高。要继续加大对各类互联网平台的清理和整顿,对其提供的借贷业务,在借贷用途、资金流向等方面加强监测。”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无论对金融机构还是互联网平台而言,对信贷资金流向、用途的监控都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应修改相关制度办法,将虚构贷款用途、挪用信贷资金的行为纳入征信系统,提高借款人违规成本,从源头上遏制个人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 ■延展 信用卡透支资金流入楼市,有银行被罚 信用卡市场资深研究人士董峥表示,从他研究的信用卡领域来看,作为小额消费贷款工具之一的信用卡,其潜在危机也值得重视。 他引用央行发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报告数据分析称,2019年一季度末,信用卡期末授信总额为15.81万亿元,应偿信贷总额为6.98万亿元,授信使用率为44.13%。而作为信用卡风险中,具有代表意义的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已经达到了797.43亿元,较2018年末的环比增长了1.12%。“可以看到2019年第一季度数据已经达到2008年的22倍,而同期的发卡量却只增长了9倍。”董峥称。 在7月中旬央行发布上半年金融市场数据时,董希淼也曾针对上半年短期贷款增加1万亿元分析称,受刺激消费的政策影响,这两年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非常快,也不排除一部分个人短期贷款流入股市、楼市,信用卡风险也在提升。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银保监系统针对信用卡违规行为开出38张罚单,违规事由中也出现“信用卡持卡人使用信用卡支付购房款”、“信用卡违规套现”等。其中中国银行深圳分行因信用卡透支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等几大事由被罚。 在董峥看来,信用卡风险的一个诱因是银行多头授信。根据央行报告,2019年第一季度末,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6.9亿张,卡均授信额度约2.3万元,信用卡人均数量为0.49张。“但由于信用卡的特性决定,并不能以中国全部人口总数作为基数来统计,因此信用卡的目标人口数量大致仅为4亿-5亿。”董峥表示,实际情况是这部分人口人均多卡,从银行获得的授信额度也就不止2万多元,而是其几倍数。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