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领域才是互联网巨头们的业务必争之地
铸就悲剧最大的责任人当然是他自己。不是每个同样境遇的人都会自杀,有人求助于父母,有人痛改前非紧衣缩食忍受强盗般的高利息和高罚息最终熬尽所有" 上岸"。本文想说的是,至少有这样一个角度是之前没有被充分讨论的:富可敌国的科技巨头应该怎么和罗正宇这样的纤弱个体相处? 村上春树在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时发表了一篇有关" 高墙和鸡蛋" 的演讲:假如这里有坚固的高墙和撞墙破碎的鸡蛋,我总是站在鸡蛋一边。是的,无论高墙多么正确和鸡蛋多么错误,我也还是站在鸡蛋一边。 马云提出新零售,其中一个核心概念叫做" 抢夺心智"。不妨把处在那个犹豫要不要借钱的境遇看成争夺心智的战场。 总有一个理智的声音小声说," 不要借钱,借钱不好"。但是扑面而来的信息告诉你" 笨蛋,你有20 万额度!"," 有免息期呢~"," 三年后年才穿上今天喜欢的裙子有什么意义?",高端餐厅、豪华游艇、私人飞机、俊男靓女都在向你暗示着:借!借才是美好生活。 这100 年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这30 年来,信息技术突飞猛进;这10 年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突飞猛进。在这场抢夺心智的战争里,科技巨头们是深谙人性、武装到牙齿的猛兽,而作为猎物的个体,是连信用记录都没有的社会底层(底层年轻人是消费金融用户主流,因为信用稍高一点就可以在银行借到成本更低的钱),他们还是和100 年前一样的肉体,冲动、盲目、短视,向往美好又意志薄弱。 巨头们的数据、算法、算力、场景已经太太太强大了。当你在社交网络刚刚分享自己当妈妈的喜悦,转眼就收到尿不湿的广告;明明你只是在和朋友闲聊想吃日料,某APP 就给你弹出了附近的餐厅和日料的外卖。今天,在中国,打开APP 一刹那最显眼的位置一定是你最有可能或者最需要购买的商品,休闲娱乐的空隙你会被引入到最符合你胃口的游戏和视频。既然50 年前,以健康的名义,那套低效的营销系统不被允许售卖香烟和毒品,那么如今这套缜密、科学、高效的系统就不应该被用于向年轻人推销" 贷款" 这种商品。 是的,高墙和鸡蛋,我选择站在鸡蛋这一边,尤其当这群鸡蛋还是一群不谙世事的年轻人。他们既没有专业能力辨识消费贷款高达36% 的真实利率(这还是合规前提下),又没有社会经验准确评估自己的未来收支。 不,衣公子不是说借钱不好。 准确地说,科技巨头对于借钱这件事情的改造方向是错误和恶意的。好的科技不是让用户更便捷地借钱,而应该是让用户更负责地借钱。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