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投资人眼中的印度生鲜杂货电商
虽然MRP制度在现在受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不过在针对有包装的标准品上面,因为有MRP制度,并不会出现特殊渠道宰人的情况出现,也使我们能够从终端比较清晰的分析出印度供应链条中间各个层级的利润分配比例(相比于MRP有多少折扣进货)。 Tips2:中印连锁业态上市公司状况与估值对比(公开市场资料搜集整理,后四个为印度公司) 线上已经存在的几种模式简析 1、杂货、生鲜平台电商 这类项目以印度两家独角兽项目(Bigbasket、Grofers)为典型代表,模式类似国内天猫超市,但是不同的是,项目在占领市场阶段就在做自有品牌的尝试,具体特点如下: 客单价高,一般客单价为15~30美金; sku多:几千到几万sku,自己提前备库存; T+1模式为主、主打一到两周一次的集中采购的需求,目前也在做T+0的尝试; 线下竞争直接对标Big Bazzar、D-mart超市。 2、基于牛奶配送的生鲜日配电商(类似中国的社区团购和订阅式电商),日配生鲜电商是具备印度本土特色一种业态: 背景:印度人是一个对牛奶高度依赖的民族,几乎无论穷富,都会每天饮用鲜奶,并且因为饮食结构的原因,鲜奶是印度茶、咖啡、餐饮(咖喱)等重要的原料产品。 印度市场绝大部分是保质期只有24小时的冷鲜奶(其实是可以保质期7~14天的巴氏奶,但是奶企按照鲜奶的保质期来销售)传统的购买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由牛奶品牌直营的鲜奶门店,如图片中的德里NCR的Mother Daily,这类门店一般面积10~20平左右(会外延一些面积)主要由两个冰箱组成,里面sku主要包括不同牛奶、一些奶制品、以及少量的早餐品类,营业时间一般是早上和晚上两个时间段。 第二种:由milkman维护运营的传统社区鲜奶配送体系。 这里提两点与国内十几年前不同的点,其一milkman是独立的个人并非牛奶品牌的员工,所以milkman的sku不局限于特定品牌,而是相对于线下比较丰富; 二是购买模式与国内月订购的方式略有不同,milkman会提前卖给家庭奶券,然后如果家庭需要鲜奶的时候就在门口袋子放特定的奶券,milkman第二天凌晨来的时候就会拿走奶券然后放进相应的牛奶; milkman每天夜里去牛奶总站进奶,一般几十升左右,早上5~7点送货,如果略多或者略少,一般会通过周边鲜奶门店进行补消;奶站会给经销商折扣,一般为8~12%点之间,折合成客单价就是一户可以赚3~4卢比一天。 第三种:线下的各种零售业态,只要有冷藏的地方几乎都会有鲜奶销售,但sku数量少、库存深度低。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