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华为被误读的野心
行业也对苹果以极高的回报。用户忍受着iPhone极高的溢价,大大超越了同类Android手机,iPhone最高曾占据智能手机行业92%的利润,在Android崛起之后,目前下降到62%左右。借助iPhone和iOS,苹果迅速崛起并大幅度超过微软,在制造企业里,苹果占据第一位。 在服务方面,iOS系统也有很强的粘性,仅流量费和App Store提成就高达245亿美元左右,所以苹果很担心有人破解其操作系统。在iOS越狱之初,苹果就启动法律大棒,但苹果没赢。一直到最近,苹果开始“胡萝卜”政策,向发现iOS漏洞的人奖励100万美元,目的就是花小钱维护生态。 目前,苹果的iOS更新也很积极,安全是一个因素,快速迭代也是一种积极态度。一年发布一次手机可以,一年只发布一个操作系统版本可不行。 这种压力是无形的,也是自我增压。操作系统代表了很复杂的关系,也很招蜂引蝶。 不成功还罢了,一旦成功,对手觊觎,破解的揩油,底下的小弟想翻盘,政府还会有反垄断调查,安全隐私问题,各种漏洞导致的想不到问题,敢做操作系统是真的勇士。 这么多人不信华为,大概是不信华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义无反顾。而且操作系统是大买卖,也是大“赌博”。根据华为的意思,鸿蒙原计划还要晚一点推出,目前只用了荣耀智慧屏电视上,未来要切入穿戴设备,但手机上何时用鸿蒙还没时间表,据说是会先用于入门级手机。 华为现在还可以不用考虑鸿蒙的变现问题,因为没有生态就不存在变现可能性。 “智能相对论”认为,对于鸿蒙来说,Google模式不可复制,苹果模式倒是能效仿。我想可能还有第三种模式,即在IoT和车机领域,通过服务的形式获得回报。 尤其是智能驾驶方面,需要5G的算力支持,未来智能驾驶的辅助可能会像我们用流量一样要租用算力。目前国外智能驾驶卡车也是租用算力,而国内的图森科技同样这种模式。在IoT时代,估计需要边缘计算和云计算的地方都会采用租赁形式。 鸿蒙打通各网络阶层的信息通道也是为了布局IoT,以后华为手机将在IoT领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这个领域,阿里正成为华为的对手。不过它们方向不同,华为是NB-IoT(Nerrow Band IoT窄带IoT),阿里是LoRa(LongRange Radio长程无线电),并都有芯片和操作系统推出。未来会有更多不确定性,也会有更多碰撞。 4、生态在哪里? 直白地说,生态是用钱砸出来的。 首先要开发环境,其次要应用环境,再次要有变现渠道,最关键的还是开发者,当然还有用户,几者缺一不可。 微软因为“戏耍”开发者导致为其Windows Phone开发的开发者寥寥,毫无竞争力。 苹果就聪明得多,用App变现抓牢开发人员。根据库克在WWDC18介绍,iOS有2000万开发人员,中国大约有180万,仅2017年就分了1120亿的收入,按地区算,是收益最高的,不枉苹果当年花钱砸生态。 华为目前只能“画饼”,如何让开发人员看到希望是生态建立的第一步,据悉,华为在两年前就广发“英雄帖”为鸿蒙招募开发人员,目前,只能用鸿蒙的新特性吸引开发人员。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