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哈勃投资,连投半导体企业,华为果真玩起了VC?
不过,随着华为发展壮大,这方面敏感度已经有所下降。一位华为离职创业者就向投中网讲述了一件事,他创业的公司做了与华为一样的产品,而华为得知后并没有表示异议,还邀请他回去交流,“我毫无保留地详细讲了我们的产品,如果华为要搞我,保留也没有用”。当然,这一产品在华为只是边缘产品。 接近华为战投的人士向投中网表示,据其所见,华为没有投资过前员工创业的公司,“但也难说华为就绝对不投前员工,还是case by case(就事论事)吧”。 华为投资版图:红杉等几十家顶级VC的LP
以上是投中网依据公开信息整理的2011年以来华为对外投资清单,投资领域以芯片、软件、互联网等行业为主,总数量约20家。但这些并非华为对外投资的全貌,因为这家非公众公司大部分的对外投资并没有公开。 除了直接投资之外,华为也是许多VC或PE基金的出资者。在国内,华为是国家开发银行旗下国开开元母基金的LP,也是元禾辰管理的国创元禾母基金的LP。这两只母基金,前者主投PE,后者主投VC,两家一共投资了数十只子基金,GP名单中不乏国内一些的知名机构,如松禾资本、金沙江创投、启明创投、北极光创投、纪源资本、红杉资本中国、弘毅投资、复星等。 也就是说,华为虽然不做VC,但是中国几十家VC背后的金主爸爸。另外,据知情人士向投中网透露,华为在海外也投资了不少私募投资基金。 不做纯财务投资 并购目标明确 从前面那份不长的名单中不难看出,华为的投资有两个特点,一是有大量并购,少数股权投资相对不多;二是这些并购标的估值都不高,多为数千万美元级别,不像其他巨头动则十亿美元以上的并购。 这并非偶然,背后有华为的逻辑。 华为的Deal Sourcing(找项目)主要由业务部门完成,这让华为的对外投资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目标极度明确,很多时候就是为了得到某项技术、专利,或者是某支团队。2016年9月,华为常务董事、战略Marketing总裁徐文伟接受媒体采访阐释了这一策略:“华为目前的并购策略是收购关键技术,融入到华为的平台中,不会做纯粹的财务投资。” 事实上,华为能成为今天这样一家掌握核心技术的公司,有并购的一份功劳。 2002年初,华为完成对光通信厂商OptiMight的收购,大大加强了自己在光传输方面的技术实力。2003年中期对网络处理器厂商Cognigine的收购则进一步增强了华为在交换机和路由器核心处理器方面的能力。 除了技术和专利之外,华为并购的另一个主要目标是牌照或资质资源。通信业在多数国家都有较强的监管,没有资质就无法开展销售运营,而申请资质需要的时间经常以年计算。因此华为有时为了进入某个市场,就会收购一些规模较小的公司。 那么华为是否绝对不碰财务投资呢?答案是否定的。 众所周知,华为基本法中规定永不进入信息服务领域。不过在2010年前后,华为对互联网业务有过一段短暂的兴趣,推出过包括浏览器、网盘在内的诸多互联网产品。 与此相匹配,2010年初华为成立了专门的互联网与软件投资并购小组,这个小组之后投资了昆仑万维、暴风影音、易宝支付等一批互联网公司。 2011年8月,华为投资了昆仑万维,持有3%的股份。2016年昆仑万维上市解禁后,华为减持了手中的股份。 2013年,华为投资了暴风影音,持有其3.89%的股份。2016年暴风上市解禁后,华为也选择了减持。 较低的持股比例,解禁后即减持,昆仑万维和暴风影音两个项目对华为来说更像财务投资。暴风集团上市后,高管也曾对投资者明确表示,与华为只是投资关系,不存在其他合作形式。 创新谷暨追梦者基金创始人朱波曾担任华为互联网与软件投资并购小组的组长。朱波向投中网表示,昆仑万维和暴风影音都是财务投资为主、战略协同为辅的投资,易宝支付则是战略投资。 这段时期可能是华为的投资风格最接近BAT等科技巨头的时候,投资是业务布局的核心手段之一,同时在财务上亦有利可图。但事后来看,这不过是华为对外投资的一个插曲,背后是华为的战略摇摆。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