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vivo入局手机芯片?一
以麒麟980为例。从2015年立项开始,海思集结了1000多位高级半导体专家参与,进行了超过5000次的工程验证,前期投入超3亿美元,这还是前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之后降低了成本,可以说完全是用钱、时间以及人堆出来的。 华为最新推出的麒麟990芯片,也是两年前就开始立项研发。这颗SoC采用7nm+EUV工艺制程,在一颗指甲大小的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量超过了103亿个,还集成了5G基带芯片和自家的达芬奇架构NPU,这种雕刻与设计的难度是很难想象的。即使是普通的12nm乃至于30nm工艺的芯片都不是一般企业可以染指的东西。 在图纸设计好之后,还需要流片,而一次流片就至少花费数千万美元,如果无法完成流片测试,那就设计图纸就要重新推倒重来,这笔钱也就打水漂了。为了节省研发投入,业内一些中小公司不得不联合起来,几家一起流片,分摊费用。 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前不久接受杨澜采访时表示,一个最小的芯片设计公司,投入也在个把亿起步,如果从比较先进的制造来讲,一座工厂就到100亿美金。 面对手机厂商的入局,紫光展锐CEO楚庆曾在一场媒体采访中表示,“现在有一些公司在做芯片,本质上我认为是一件好事。这证明他们开始关注芯片了,开始关注核心竞争力了。 但他也泼了盆冷水,手机厂商的模式是短周期的,而芯片是长周期的,这两种不同的模式要在同一家公司兼容,还是很难的。 高投入、高风险、回报周期长的自研芯片之路,这听起来就是一场大冒险。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