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单车消失了 但粉丝们还活着
深圳猎人牛哥的本职工作是神经网络算法工程师,他曾骑着摩拜穿越深圳 5 个区。在骑摩拜摔伤后,他被拉进了粉丝群。那时共享单车的“颜色大战”正打得火热,群里经常有骑行优惠券分享。和追星的粉丝一样,他关心摩拜单车出现在了哪几部影视剧的镜头里;清楚记得肯德基为摩拜开过定制餐厅;甚至在麦当劳和摩拜合作后,特意去兑换免费鸡翅;但凡摩拜出周边产品,他必入手,周边多到摩拜前CEO感叹“我都没那么多”。 对广州猎人群的群主洲民来说,做猎人是满足自己内心英雄情结的一种形式——我是为弱势群体清障,为企业减负,为社会重建文明,整理完车辆后,成就感满满,救世主上身。 有位姑娘特意从上海赶到北京,只为参加一次集体的“围猎”活动;某公司高管穿着西装跟其他猎人一起“围猎”,他的司机就开着奥迪车跟在后面;一个IT行业的男生把打猎形容为“大型实景4D寻宝类游戏”;一名现实职业是快递员的猎人说把单车摆得整整齐齐可以满足自己的强迫症;有人说“拯救共享单车就是拯救原生家庭里的自己”;还有一位绰号“姐夫”的忠实粉丝开发了一个摩拜猎人小程序“猎摩”——尽管它和摩拜官方的小程序数据并不互通;甚至有 4 对粉丝结识后步入了婚姻殿堂。 摩拜推出招行联名信用卡后,摩拜粉丝们几乎人手一张。一位成都的粉丝拿到手不久,便早早询问其他人“信用卡到期后能不能续期”。 像焦心偶像星路的粉丝一样,摩拜粉丝会研究防止小广告粘贴的新型材料;庄骥甚至提出,要想让共享单车的生意变成百年企业,应该让政府51%控股;另一位北京粉丝则计划开一家摩拜主题的民宿。 “如果要给摩拜找个代言人,谁最合适?”我问。孙世跃脱口而出:“当然是我们。用户自己才是最好的代言人。” 在共享单车江湖里,摩拜的猎人毫无疑问处在优越感顶端。ofo单车、哈罗单车的猎人被斥为“出钱组织的雇佣军”,他们没有暗号,没有统一语境,没有思想纲领。在孙世跃看来,ofo 就是“四五十块钱的自行车”,面向押金敏感用户,普通车架,充气轮胎,连 GPS 定位模块都没有,涂个漆,也没什么好聊的。 摩拜卖身之前,管理层和摩拜粉丝一直保持互动。庄骥回忆,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曾说这群人的支持给了她坚持的信心——在他看来,这份“坚持”比 ofo 创始人戴威的“坚持”高出一级,后者“是一个搅局的,坚持是没有必要的。” 但这群人并非只追摩拜的“唯饭”。在一场猎人盾展示里, ofo和哈罗单车也被整整齐齐排成盾牌。 “摩拜一族”公号里的“猎人盾”成果展示。“摩拜一族”公号里的“猎人盾”成果展示。 孙世跃向 PingWest 品玩撇清摩拜粉丝和“明星脑残粉”的区别:摩拜的缺点他们坦然接受,比如设计最好的一代车和二代车已不再投放,最终向资本低了头;一些本可以继续优化的功能,如摩币、骑行送金币、金币兑换摩拜商城的周边、会员制度和骑行数据同步健康 App,都没有深耕下去。 抵制 庄骥说以前摩拜一族的猎人“进摩拜能免试,现在不同了”。孙世跃则用了“没落”一词。这一方面来自和官方联系的中断,一方面来自2018 年 4 月摩拜的“卖身”。 接受 PingWest 品玩采访时,孙世跃正在西安的旅游大巴上,采访中不时传来导游的景点介绍,但谈及摩拜单车被卖给美团,他仍然态度激烈:“你最喜欢的事物被收购了,创始人都出去了,再怎么讲故事,还是会有些波动……你自己公司都卖掉了,还指望着其他人很热闹,怎么可能呢?” 2018 年 8 月到 11 月,摩拜一族的公号停更了。那段时间 ,摩拜粉丝们密集地关心美团上市的消息,并争论以后该称摩拜为“美团摩拜”,还是把“摩拜”放在“美团”二字之前。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