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翻车”,冯提莫“无家可归”,后直播时代网红何去何从
当刷量成为全网公开的秘密,先不论广告主进行的品牌投放有没有效果,辨识网红是不是真的有粉丝、能不能带货就已经是个巨大的难题。为了避免经历被刷单、被当冤大头,广告主要么找第三方平台给数据 " 脱水 ",要么就得自行监测判断,二者花费成本都不小。 而且,现阶段广告主已经接受了无数被欺骗案例,和第三方流量监测的反复教育,投网红做广告的操作也会越来越谨慎——这对用虚高数据堆起来的网红来说,也就意味着轻松赚钱的机会将越来越少。 另外,KOC 等概念的兴起,其实也是品牌对网红价值的一轮反思和质疑。在品牌方看来,KOL(意见领袖)和 KOC(意见消费者),后者价格可能仅仅是前者的十分之一,甚至是百分之一,而投一百个 KOC 的带货效果或许还会超过只投一个 KOL。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KOC 的兴起、KOL 和 KOC 到底谁更有用的争论本身就是业界流量焦虑的映射:如果没有投入与最终转化之间的预期不匹配,对于 KOC 这种更划算的 " 小 KOL" 的期待,可能根本不会出现。
最后,用户也变得更精明了,或者说是更清楚自己消费的目的是什么。 同样都是带货,1 小时实现千万销售额的肖战和网红在消费者眼里其实完全不同。购买明星带货的商品,消费者是以粉丝的身份向品牌方证明自己喜欢的明星有流量、热度和知名度,产品本身成了附加的价值,因此他们愿意为溢价买单。 在网红这一领域,经历过众多网红黑料被曝出、人设翻车之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不会因对网红本人的喜爱就轻易下单。结合来看,曾经的带货王张大奕,今年回归直播为什么要拉上明星好友林更新,也就不难理解了。 而看李佳琦、薇娅直播的消费者,目的更多的是在获得他们所提供的折扣价,关注点就在产品本身。直播过程中既定的,是对直播内容的消费,而并非对推荐商品的消费,这里实际上还有一道转化门槛。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