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休学“炒鞋”欠下1000多万 他揭开了鞋圈内幕
面对持续的炒鞋热,万千显得比较冷静。他介绍说,炒鞋背后的风险很大,以一双椰子鞋为例,发售价格为1899元,去年曾被炒到4000元以上的高价。到了去年年底,厂商为了冲业绩,又陆续补了几批货,直接导致二级市场上价格“破发”,跌到1700元左右。比上市的价格还要低,这让很多囤货的人损失惨重。 除了厂商补货带来的巨大风险之外,国内一家鞋交易平台统计截至10月初,一年来全球发售的2211款限量版球鞋价格,以42码为标准。统计的结果是:有1168款球鞋价格在下跌,占比高达到52.8%。其中,跌幅最大的一款2018年11月的发售价格为1399元,目前市场价格只有149元,价格跌去了将近90%。
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万喆认为鞋是标准的工业化产品,必然规模化生产,不断推陈出新。而不同球鞋之间,大体相似,且很容易被淘汰,因此一双鞋很难保值,也很难持续炒作。 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万喆:如果推出新鞋,旧鞋是不是就没有炒作的意义了?没有一双鞋放10年、8年还能够很好地穿,何况新的科技、新的设计又不断出来。总体来说,在这种状态下,如果出于一时的喜好,对某种鞋溢价买它,也无可厚非,但如果说大规模都出现这种状况,而且觉得它是一个长期可持续的事件,这实际上是不理智的,也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 半小时观察: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发布《警惕“炒鞋”热潮 防范金融风险》的金融简报。简报提到,近期国内球鞋转卖出现“炒鞋热”,“炒鞋”平台实为击鼓传花式资本游戏,各相关机构应高度关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防范此类风险。 鞋原本是用来穿的,有人却借此用来金融化炒作,财富诱饵面前,很多人沉浸其中、乐此不疲,这些炒作的背后,大多都是暗藏的游资,他们拿着一条生产线能够日产数万双的鞋子,编制所谓限量、绝版等谎言,招揽投资,自己却高抛低吸,任意扭曲市场,在他们的眼中,一批一批的所谓收藏者、投资者,其实就是一批批的“韭菜”。 我们提醒消费者,认清这些变种的金融骗局,不要上当,理性消费,健康消费。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