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中产理财焦虑启示录
总的来说,理财无非几个方式,期货、理财、股票、基金、存款。存款无疑是风险最低的,但也不总是那么安全。事实上国内《存款保险条例》只对个人 50 万元人民币的存款提供担保,超过 50 万元的个人银行存款还面临着存款银行的信用风险。 上文所提到的几个人,已经涵盖了大部分一线中产会面临的问题和他们的解决方案,从中不难看出一些有效的思考方法: 1. 谨慎评估生活需求,合理分配家庭账户 如何理财,归根到底还需要结合理财的目标而定。 在理财以前,先问问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你的家庭需要你做什么,你需要给家人的需求提供怎样的帮助? 这里不妨再看看 Jerry 的方法,将家庭资产做一个清晰的梳理,尽量在存款类、长短期投资类以及保险等类型中多样化配置。 投资面临着异常负责的选择,每个人的收入和支出在时间上存在结构性差异。 Jerry 说,一般情况下这四个账户不需要有固定的比例,主要根据家庭目前所需要在近期达到的目的来进行合理调配。" 假设你在三年后需要有一部分孩子教育的资金,要更高的收益,就可以增加一些长期投资和稳健理财的比例。" 短期有支出压力的人不应该投资股票市场,已经在购买期限上匹配固定的收益类产品。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不同,如何庆泉就较为合理的匹配了自己的心理风险能力。如果所投资的股票组合发生大幅度回撤,心理上会招到较大的打击。 2. 理智先行,抑制感性冲动 按照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不同资产的配置能够有效抵御各类资产的风险,获得市场平均收益。假如股市不好,债券会相对向好,但如果债券和股市行情不好,那些现金类和商品类的产品表现就会好。 除了存款,也有其他现金类的产品可以考虑,但也无法一劳永逸。经历过投资大起大伏的何庆泉,将一部分资金放在了策略性理财平台。这平台的产品仍然是投资基金,不过是以组合配置的方式。 策略性理财的投资产品更多元化,也更容易规避一些风险。数据显示,过去十几年,公募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达到了 16%,而中国基民亏损的概率超过 80%。 换句话说,如果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风险是最大的,哪怕买基金也最好不要全放在一个地方。原个人挑选基金挑选买卖时间难度大,最终难免陷入追涨杀跌的怪圈。因此,找专业的机构或者个人获取量身定制的理财建议,也能有效缓解理财焦虑。 3. 理智先行,抑制感性冲动 大部分人不是对数据和可能性进行理智分析,而是喜欢消息和传闻,他们主要根据脑子里想象的东西来做决定,而不是去对自己的投资组合,以及一个投资项目是否适合投资组合,进行理智的分析。 首先要认识到理财只是抵抗通胀,防止资产在无形中缩水的有效方式,大多数是在保值的基础上缓慢增值,指望着靠理财发财甚至一夜暴富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取的,理财更应该是一种理性的长期的资产规划。 不断学习也是理财成功的先决条件,但这里的学习不单纯在于知识技能、投资知识,还在于学习控制情绪,抑制感性冲动。 理智永远是理财的第一门道。 索罗斯曾说过,如果你没有做好承受痛苦的准备,那就离开吧,别指望会成为常胜将军,要想成功,必须冷酷。 如果你连理性都很难做到,那么就学会放下欲望,这或许才是对焦虑最好的缓解。 本文采访人物曹佳、余江、Jerry、何庆泉均为化名。 来源:虎嗅APP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