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赚的起跑线经济,少儿编程教育何时成长出巨头?
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是不少少儿编程教育机构为家长们画大饼时经常提起的词汇。在学习编程的孩子们成为未来世界的创造者之前,各大机构们首先需要面对的应该是培养人才的人才的短缺。过多的参与者既分润了市场,也使得优秀教师资源的争抢变得激烈。虽然AI双师教学的配置,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编程教育的可靠性,但是也不代表着就能完美解决对于优秀教师的渴求。 为了解决优秀教师的缺口,各大机构选择了两种方式,但每一种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高校生签约、高薪酬留聘、精细化培训,是不少行业内编程教育机构的首选。精细化的师资培养体系与管理体系,成为了教学品质和孩子良好学习体验的保障的。 但是成本问题也随之而来。当985、211等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成为了首选,师范学院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也被纳入教师储备之中,为了教师团队的稳定,工资支出提升不可避免。 因为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更愿意去做程序员,而对于师范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招教才是他们的第一选择。 而另一种选择则是放低标准。部分机构在招聘中对于资质的限定较为模糊,与计算机、教育等专业无关的招聘者,也可能会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位编程教师。此举虽然解决了教师资源的缺乏,也不必付出高成本的代价,但是教学质量与孩子的学习体验却得不到保障。一旦孩子的学生学习成果达不到家长的预期,本就复购率较低的行业仍旧可能面对更严峻的形势。 同时,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中,师资合格是其中排查及日常监管的重点之一,要求各机构具有完善的招聘、审查、管理培训人员的办法,师资队伍需要相对稳定。同为教育领域明星赛道的在线英语教育,就因此受到了较大的冲击。更为以来政策导向的少儿编程驾驭,则更加需要避免因师资问题而受到影响。 行业想要快速的发展,健康的发展模式不可或缺。拥挤的市场、人才的紧缺,这些掣肘少儿编程发展的难题,也可能会是行业破局的关键。 战国时代的少儿编程教育,执牛耳者谁?一直以来,教育行业的各个细分领域,都未真正诞生拥有垄断性的头部平台。而随着少儿编程教育行业再度掀起融资热潮,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则有可能会打破目前格局,进入到头部机构引导的局面。 三四定律也叫三四律、三四法则,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发现的。其指一个稳定的竞争性市场中,有影响力的竞争者绝不会超过三个。其中,最大竞争者的市场份额又不会超过三者中最小者的四倍。 国内的少儿编程教育行业,虽然拥有累计融资额达十亿的品牌,也有单笔融资金额5000万美元的竞争者,但是头部品牌们的领先优势并不大。其它的竞争者虽然融资金额无法与之媲美,但是也被不少资本看好,后来者依然拥有迎头赶上的机会。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前,最后的行业头部品牌到底花落谁家,犹未可知。 除了你追我敢,行业内的各机构想要做大,都离不开一个足够大的市场蛋糕。不够大的市场蛋糕,是制约所有机构发展的掣肘。无论是扩大竞争优势,还是想后来者居上,少儿编程教育机构们都需要将这块蛋糕做大。在一二线城市格外拥挤的当下,各大机构或许该将目光转向低线市场。 今年的双11,下沉新兴市场已经成为了各大电商平台重要的业绩增长来源。11月1日当天,京东72%的新用户来自下沉市场。而起步于五环外的拼多多,下沉市场一直都是其业务支撑。而电商领头羊阿里旗下的淘宝与天猫,最近几年也在通过多种方式惠及更多的下沉市场消费群体。 对于少儿编程教育来说,下沉市场对所有入局者来说都是一块可竞争市场。在这个市场中,已经进入的企业和打算进入的企业都在同等的条件下竞争,打算进入的企业不会因受到已经进入企业的阻碍而难以进入该市场。 每一次的消费升级,都会驱动相关产业的增长。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这次消费升级中,教育方面的消费是增长最为迅速的产业之一。随着受到政策推动的少儿编程教育,已经在低线城市中开始传播影响力。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