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中,“我”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的确,宁芙是一个很好的隐喻。尤其在面对今天的电子游戏世代时,宁芙成了我们打开理解电子游戏的存在哲学的一把关键钥匙。宁芙没有魂魄,它们只有躯体,它们用独特的魅惑来吸引人的进入,一旦有人与它们结合,原先那个没有魂魄的身体便有了灵魄,在它们的世界里可以自由地驰骋。这不就是电子游戏中角色的形象吗?任何拥有过电子游戏经验的人都不难理解,如果我们的手没有放在操纵杆、键盘或者触屏上,屏幕上的那个角色就是一动不动的,是一个没有魂魄的角色。但它又时时刻刻诱惑着我们进入。在玩《王者荣耀》的时候,一旦为我的英雄配上了新的极品装备,很难不心里痒痒地开局去刷一把,这就是宁芙式的诱惑。但游戏角色无论配上了什么样的装备,如果没有玩家的进入,它就没有魂魄,一个在《王者荣耀》中配上了急速战靴和无尽战刃的黄忠,如果仅仅在战场画面之外,也只是一个空有形体的角色而已,只有当玩家进入之后,黄忠才能从一个角色变成对战中的英雄。这种情况不是在当下的网络游戏中才出现的状况,在早期的《魂斗罗》《三国志2》《名将》等游戏中,只要玩家没有触动游戏杆,屏幕上的人物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角色,而玩家的进入,让没有灵魂的角色具有了魂魄。 ![]() 让我们在这里做一个有趣的思考:当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那个游戏角色究竟是什么?它是纯粹的电子虚拟角色吗?显然不是,没有我们的进入,没有我们赋予它们灵魂,这个角色就是死的,在《街头霸王2》中,我们即使选择了最强的角色Vega,如果没有有力的操纵,也会轻而易举地被对方秒杀。那么,进入游戏的是我们自己吗?显然也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因为尽管我们激活了角色,但角色的任何行为与现实中的“我”仍具有一定差距,游戏中“我”的行为和活动显然不能归为自我意识的一部分,在“我”和“我”操纵的游戏角色之间,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差距。游戏中角色的存在方式既不是纯粹的对象(电脑屏幕上一个与“我”无关的角色,如同电视剧中的人物角色一样),也不是纯粹的主体(即便在玩游戏的时候,“我”也能清晰地分辨出游戏角色和“我”之间的差别,不会将一个正在战场上屠戮敌人的角色等同于“我”自己)。 游戏角色只可能是第三种情况,一种宁芙式的激活。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