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抗疫,百度如何成为城市治理的“新基建”样本?
这种“一线”做法在疫情控制上就有体现。疫情发生不久,北京市中关村就向海淀区科技公司征集与“红外测温产品”有关的人工智能技术方案,来提高以“大规模人群”为基础的测温精度,这对防控疫情有直接的价值。 (百度AI测温系统落地北京清河站助力疫情防控) 或者,针对此次疫情排查与防控工作,包括百度在内的诸多科技公司最近宣布向各级政府、卫健委机构、基层社区、疾控中心等相关疫情防控机构开放的智能外呼平台,通过智能语音对话系统逐一“打电话”,能够避免工作人员排查时的传染风险,并强化问询覆盖和疫情跟踪能力,本质也是一种“一线”城市治理应用; 又或者,百度Apollo携手新石器在北京市海淀医院投放无人车,负责海淀医院隔离点的无接触送餐工作,做好服务、减轻人力需求同时降低风险;网络流传的通过无人机提醒未戴口罩的老奶奶…… 这些,都可以归于城市治理的“一线”联动体系,而无论是智能外呼、无人机、机器人等,它们的用处也都不止于疫情防控,在城市治理的更多方面都有应用,例如同样“危险”的灾难性事故面前,机器人、无人机就可以代替人,避免牺牲同时提升效率,其中消防领域的灭火机器人已经进入实验阶段。 总而言之,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够为大城市建设构建新型基础设施,提供超前的城市治理方式和治理思维,百度等巨头的参与,客观上正在尝试打造一个“新基建”范式,而它们手里更多有应用潜力的AI技术,后期还需要加入到这三个体系当中。 三、疫情只是“最大的”那一个麻烦,智能化城市治理是城市“新基建”的必由之路 到目前为止,全球超千万人口城市有20多个,而能够把千万级城市做到卫生相对整洁、治安良好、无贫民窟、无流民的,只有东亚国家。 在全球范围内,菲律宾马尼拉、印尼雅加达、印度德里/孟买、墨西哥的墨西哥城,甚至法国巴黎,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城市贫民窟、治安“黑区”。 中国的北上广、重庆、武汉、成都,韩国的首尔,日本的东京,在人口规模膨胀的同时,维持了城市应有的秩序。 这与东亚儒家文化圈带来的秩序,以及后进国家主动吸取前辈经验杜绝贫民聚集有关。 但是,特大城市一定会带来某些问题,即便在东亚也无法避免,例如交通的极度拥堵,以及更大概率发生卫生防疫事件、公共安全事件,或者过度拥挤、资源匮乏(例如,学位)等。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