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之森》设定的理想生活,不过是现实的镜像
还可以结合疫情专门在岛上设立测温区,要求访客戴口罩,消毒: ![]() 源于《动森》设定上超高的自由度和包容性,才让网友天马行空的想法能逐一落地。 难怪有玩家说,《动森》里有我想要的生活,“每次路过看到花台,仍然想踩上边缘走路,看到路边的草仍然想去摸,但是现实里她不敢,因为她觉得会被笑话,但是在《动物森友会》里,她把抓的虫给大家看,大家都会为她鼓掌。” ![]() 不过,只有当你真正开始“肝”动森才会发现:这款游戏披着休闲养成的外衣,实际上不知不觉开启了一场现实生活的“镜像”之旅。 可能很多玩家要反驳,《动森》中并未设定任何To do list,大家聚在一起享受虚拟的田园生活不就好了,怎么变成了“镜像”现实? 问题是,游戏本身虽然并未设定控制玩家意图的任务清单,但它所针对的却是我们无意识的欲望。 游戏中,玩家每天获得的开发资源有限,一边做NPC分配的任务,一边夜以继日通过钓鱼、种果树、抓虫子、炒大头菜等方式赚取“铃钱”(游戏货币)还房贷建设小岛。 然而,岛与岛之间互通的强社交属性,随着玩家相互串门、搞破坏、炫富、攀比等复杂诉求下,绝大部分玩家坚挺“肝”游戏同时需要和同伴分享所拥有的东西达到资源最大化利用。 分享过程中的竞赛心态导致玩家物质财富和所需空间在正相关增长中逐步攀升,玩家开始在满足欲望的路上疲于奔命。 ![]() 而且,对于游戏中的欧皇而言,脸黑的玩家很可能一步赶不上,此后无论进度还是看到游戏丰富性的时间都将一直慢人一步,很多玩家还因此陷入了被各种颜色的鲈鱼和竹夹鱼支配的恐惧。 ![]() 一旦输在起跑线,在攀比心理作祟下,大大降低了此后继续游戏带来的愉悦感。从这个角度看,《动森》俨然变成一则荒诞无稽的人生寓言。 难怪一些国外玩家说,“《动物森友会》系列其实是一个带有反乌托邦色彩的资本主义幻想。” 对此观点,《游戏时光VGtime》在相关文章中分析: “《动物森友会》本质上就是一个富贵病模拟器(20 世纪 70 年代,心理学家把伴随着财富而来的精神空虚和罪恶感命名为富贵病),它创造了一个反乌托邦,反映了消费主义是如何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引擎的,而动森中地位较高社会成员任意奴役、消费地位较低社会成员也承认了等级制度的存在。”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