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注之王:任天堂的世纪豪赌
首先主机性能薄弱,游戏载体鸡肋。NGC 特定的 8cm 光盘最大容量只有1.8GB,而 PS2 D5 格式光盘容量有4.7GB,D9 格式则能达到惊人的 9GB,是任天堂的整整5倍。这导致但凡是大型一点的游戏都只能让玩家分盘来装,开发商重新适配也是很大的工作量。 ![]() 其次 GameCube 首发游戏阵容和质量都很差,没有大作护航,后面匆忙上线的第一方游戏后来也被玩家诟病不已。加上享受久了前系主机被人追捧,任天堂对第三方开发商的政策极为苛刻,固步自封,基本只靠自家作品撑场面,逼得大量第三方开发商倒戈,投入索尼的怀抱。 任天堂股价从峰值24,500日元(2001年6月),惨跌至8,360日元(2003年5月),市值抹去65.88%,投资人斩至小腿。 公司现金流几乎殆尽,昔日游戏机霸主眼看迟暮,又到了不得不赌的时候。 跟索尼、微软在主机继续进行‘军事竞赛’显然是不明智的,任天堂要的不是继续搅浑水,而是跳出来另辟蹊径,回归游戏娱乐的内核,去争取更多外围的家庭用户,换言之,找一片蓝海。 岩田聪想的很明白。 2004年5月,任天堂发布掌机 NDS。2006年11月,发布革命性主机 Wii(代号 Revolution),这两款硬件让任天堂绝地反击。 Wii 在日本上市的2天内就售出了32万5千台,2007年上半年,Wii 在美国的销量超过了 Xbox 360 和 PS 3 销量的综合,全年销量是索尼 PS3 的3倍多,并且逐年增长。 2010年1月,Wii 正式超过红白机,成为任天堂最畅销的家用游戏机,总销量超过6700万,3年后,这个数字超过了1亿。 ![]() 任天堂的股票也水涨船高,2007年6月总市值530亿美金,超过索尼。股价在2007年11月冲上70,500日元,4年间从最低点上涨743.3%。 ‘游戏作为一种娱乐,品味过后价值就会打折,只有新奇特的东西,才会持续给人新鲜感和震撼。如果我们和其他企业做一样的东西,结局必然是服务和成本的竞争。’游戏也绝非仅是画面和处理器的比拼,而是回归新奇有趣的体验,带给玩家快乐。 这是岩田聪的思考之道,和横井军平的‘在枯竭技术水平思考 ’,有着如出一辙的美妙共振。 这便是,考虑要做什么东西时,尽可能去做独一无二的,世上第一次出现的。理由也很直白,因为这样就无所谓竞合、也无所谓竞争。 如此而已。 岩田聪赌赢了。 ‘在我的名片上,我是一个公司总裁;在我自己来看,我是一名游戏开发者,而在内心深处,我是一名玩家。’这是岩田聪在 GDC(游戏开发者大会)2005的分享。 时至今日,雷军老板依然把这篇原文挂在他的新浪博客。 03 英雄挽歌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