恺英网络窝案揭秘:实控人定增签抽屉协议 场外配资操纵股价
据公司2017年年报披露,仅报告期内,公司初步完成“VR输入设备--VR内容制作/内容平台--VR输出设备”的VR生态圈构建;投资了上海暖水、上海翰惠、上海翰鑫、上海合勋车融资产、上海翰迪以及设立宁波恺英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宣布正式成立区块链事业部,并投入百人技术团队致力于区块链产品的开发和应用。 无一例外的是,这些领域都并未给上市公司带来期待中的相关收益,且都渐渐消失在之后的定期报告中。 此后,至2018年5、6月,恺英网络继续推进新的并购。 全资子公司上海恺英与浙江九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浙江九翎”)股东周瑜、黄燕、李思韵、张敬先后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及《股权转让协议之补充协议》,上海恺英以10.64亿元收购浙江九翎70%股权。 收购中,浙江九翎像浙江盛和一样签下业绩对赌协议和股票购买承诺,为恺英托市,但同样的套路无法让投资者扭转预期,更阻拦不住恺英网络股价的一路下跌。 直至王悦等一批高管相继落网后,恺英网络才停下了眼花缭乱的利好披露。这一系列以市值管理为核心驱动力的投资交易,在为公司经营带来沉重代价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股东纠纷与法律诉讼。 近日,恺英网络公告称,为了妥善解决与浙江九翎原股东的纠纷,且鉴于其存在多起未结重大仲裁诉讼案件,可能在未来无法持续经营,双方约定原股权转让协议及相关协议终止履行,上海恺英将其持有的浙江九翎股权返还给原股东,原股东向公司返还股权转让价款9.61亿元。 ![]() 诱因:定增背后的抽屉协议 恺英网络系列案件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一份抽屉协议。 2015年底,借着游戏资本化的热潮,国内年轻的游戏公司恺英网络成功借壳泰亚股份登陆A股,成为资本市场的新星。方案中恺英网络高达63亿元的估值,刷新了当时手游行业的并购估值纪录。也帮助复牌后的泰亚股份连续收录12个涨停板,公司股价涨幅超300%。 ![]() 恺英网络借壳上市时计划以46.75元的价格发行6782万股,配套募资31.7亿元。尽管恺英网络在重组正式完成前(2015年11月9日)就已收到证监会批文,但直至2016年8月30日才向投资者发出募集配套资金认购邀请书。 同年9月7日,恺英网络仅完成原本募资计划的60%,共募得资金19.03亿元,分别来自金元顺安基金和北信瑞丰基金。 而此时,公司股票价格已距协议价跌去近10%。 ![]() 图为恺英网络2016年9月7日股价 是什么让资本愿意在股价低于发行价、并存在较大风险时前来认购? 记者从案件知情人士处了解到,王悦与其提前签订了差额补助协议,约定非公开发行锁定期到期后,如股价下跌至定增发行价以下,则由王悦个人出资补足损失。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