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互联网八大猜想:5G时代来临 自媒体行业洗牌
2017年,互联网慈善将进入监管元年。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建设慈善组织信息发布平台,对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进行随机检查,同时进一步发动社会监督,建立公众投诉举报邮箱。国家将通过强有力的硬性指标,确保慈善事业在阳光下运作,告别“一次性善良”,实现可持续运营。(记者 吴姗) 猜想5 “网联”登场规范互联网金融 央行牵头成立“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清算平台”,第三方支付有望实现统一监管 随着电商的蓬勃发展,第三方支付凭借着“一键式”的便捷操作,异军突起,颇有“横扫”传统支付方式的势头,但始终缺少一个统一的“游戏规则”。多数第三方支付机构都是直接对接银行接口,绕过了独立的清算机构,这种模式存在一定漏洞。 2016年10月,央行有关负责人就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答记者问时表示,将按照“共建、共有、共享”原则建立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具体方案正在论证中,未来有待正式实施。 由于该平台在功能上与银联十分相似,也被业内俗称为“网联”。据业内人士介绍,“网联”将仅作为清算平台,一端连接持有互联网支付牌照的支付机构,另一端对接银行系统。这一模式一方面有利于看清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资金流向,防止赌博、贩毒、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其拓展与维护银行渠道的成本,督促它们把精力放到优化用户的支付体验上。 2017年,互联网金融是否能以“网联”的建立为起点,逐步实现行业规范?“网联”平台将如何保证所有第三方支付机构按规定接入?如何使清算数据作为公共资源,而不是集中于市场垄断者手上?这都是在其真正诞生后,需要逐一解答的问题。(记者 董丝雨) 猜想6 人工智能嵌入日常生活 机器人不再遥不可及,更多概念性产品将走入日常生活 2016年初,阿尔法围棋(AlphaGo)战胜李世石,举世皆惊;2017年刚开年,神秘账号大师(Master)又在网络对弈中击败柯洁、古力、聂卫平等棋手,连胜60场。关于机器人的话题,又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 过去一年,机器人产业大事连连。谷歌旗下子公司推出运动平衡能力高超的机器人,中科大发布国内首台交互机器人“女神佳佳”,微软、脸谱、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纷纷投资研发聊天机器人产品,2016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中国召开,《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重头文件陆续发布。 2017年,机器人智能化程度将不断提高,应用领域将持续扩展,更多概念性产品将走入日常生活。在餐厅、酒店,能够享受机器人咨询、搬运行李、传递食品等服务;在医院,则有机器人医生提供诊断、治疗;如果某一天发现快递小哥、外卖小哥变成了无人机,也不必惊奇。 更多看不见的机器人,即虚拟AI(人工智能)也将提供全方位服务。除了提供实时天气交通情况和个性化新闻资讯,将语音与文字轻松互换,还能陪你聊天、解闷。 从机器人诞生的那一天起,关于人机关系的忧虑挥之不去。2017年,这些忧虑并不会消失,但随着人类和机器人真正开始紧密互动,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将会更有实质意义。(记者 许晴) 猜想7 知识付费迎产业爆发期 知识付费市场可能迎来百花齐放,精细化、个性化将成为知识服务新方向,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2016年是“知识变现的一年”,大批知识付费类产品获得成功。上海证大喜马拉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FM”、罗辑思维旗下的知识服务App“得到”、知乎网推出的知识分享社区“知乎live”、果壳网推出的付费问答产品“在行”“分答”等,纷纷深耕各自领域,探索付费咨询、付费音频、付费直播等形式。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新浪微博等信息获取平台开通的打赏功能,也为培养用户的信息付费观念打下了基础。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