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被搬上春晚的 VR 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
在新技术的路上,春晚没少折腾 前年,李宇春演出时,全息投影展现了四季变化 去年,500名机器人,整齐划一为孙楠伴舞 今年,VR技术,将舞台真真地搬到了所有人的眼前 第一次被搬上春晚的 VR,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除夕之夜,凌晨两点。 苏航从央视老台的门走出来,他大大舒了一口气。 “终于开始过…年…啦!” 兴奋溢于言表。 和他一行九人,两辆车,在夜幕下的三环疾驰。 除夕的夜,车很少,一路畅通,从央视老台到南五环的西红门,只用了十五分钟。 车外,烟花灿漫;车内,叽叽喳喳,闹开了锅。 他们刚刚完成了央视鸡年春晚主会场的整个VR播送,也是整个VR团队第一波离开的人。这会,直奔庆功宴。 1、背后的故事 苏航是本次春晚VR内容的总导演。一个月以来,他几乎维持每天不到3小时的睡眠。 此刻,春晚VR播送完美收官。用央视相关领导的话,“这一仗,干得实在漂亮。” 一路,苏航兴致浓烈,毫无困意。 一个月前,央视正式敲定,将与国内几家VR公司一起合作,对春晚的部分节目进行VR同步展示。其中,苏航所在的兰亭数字负责此次的主会场(央视演播大厅)和上海分会场的VR录制。 此后,苏航被选派为此次VR项目的总导演,协调所有分会场和主会场的拍摄。 这是春晚第一次采用VR的形式对节目进行呈现。据苏航称,春晚总导演杨东升,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姜文波亲自点名力推VR这件事。 整个1月上旬,苏航一直在跟央视的各节目组,跟特殊设备科,大屏幕组,录音组,灯光组等等不停地碰,筹划此次VR节目到底要拍成什么样。 每一天,他需要在西四环的影视之家,西三环的央视老台,东二环的办公室,南五环的办公室来回多次。 前脚刚踏进办公室,忽又被一个电话叫回央视开会,这是常事。好多次,他在半夜接到电话,也得立即赶回央视,跟大伙探讨节目的拍摄。 1月15号,春晚开始第一次连排,所有演员开始带妆表演,舞美、道具、灯光、视频、音效全部到位。 苏航开始正式对节目进行排查和筛选,选择适合用VR进行呈现的节目。 他开始一遍一遍地考察所有的节目。 “有些画面,在电视上看,电脑上看,都很美,90分,不过一戴上VR眼镜,只有70分,这就得摒弃掉传统拍摄的思维。”苏航说到。 他告诉VR价值论,按VR的拍摄思维,不是所有的节目都适合,需要考虑演员人数、走位、舞美、道具等,还要考虑安全距离,VR的机位震动等。最后,还得一遍遍亲自去试,到底哪个效果好。 “而最终选出来的节目,和一开始所想的,简直千差万别。”苏航说到。 一开始苏航选择的是TFBoys,鹿晗等明星的节目,还有魔术,杂技,不过最后都一一被他pass掉了。 “拿魔术来说吧。那是电视魔术,需要跟摄像机进行配合,但VR摄像机了,全景,无孔不入,哪都看得见,全穿帮了,就没办法表演了。”苏航说到。 最终,选择的三档用VR进行呈现的节目只有《清风》,《中国骄傲》,以及《金鸡报晓》。
![]()
《中国骄傲》VR版画面 “经过反复的测试,大型的,舞美比较漂亮的,光影变化比较复杂的,配有虚拟效果的节目,是比较适合用VR拍摄的。”苏航继续到,“语言类节目是最不适合的,你就看两个人在那说话,在VR里,这是件很尴尬的事儿。” 节目选好了,怎么拍又成了麻烦事。 在拍摄《清风》时,一开始苏航选择了俯拍,将机位架设在飞猫(价值菌注:一种空中拍摄系统)上,发现距离太远,而且从高空往下俯瞰,并不舒服。 继而他又尝试将机位放在舞台中间,让一堆人围着摄影机跳,这样用户在观看时,也会有一种强烈的包围感。 看似说得通的道理,最终还是证明不可行。 “这样你反而不知道该看谁了,局限在那,也看不到最终整个舞美的效果,一堆人围着你,视觉效果反而不佳。”苏航说到。 最终,苏航将所有花哨的拍摄方式全部去掉,将机位设置在舞蹈的正前方。 “就像古代宫廷的舞蹈,你是从皇帝的视角去观看,整个的元素,完全得到展现,真的是美!”苏航解释道。
![]()
《清风》VR截图 原定计划1月19号正式进行拍摄,由于节目临时变动,《清风》和《金鸡报晓》直到22号才进行拍摄,《中国较傲》更是等到24号才拍摄结束。 这离26号的最终审查已经很紧张了。 后期制作团队彻夜不眠的生活,开始了。 郭瑞韬是此次的VR后期总监,他告诉VR价值论,原本需要两周的时间,现在给压缩到两三天,工期这么短,压力实在是大。 “两三天的工期,即使是传统视频,后期压力也也大,更何况VR视频。”郭瑞韬说到。 相比传统的后期,VR的后期的确更加麻烦。 “比起传统视频来说,多了缝合这一步,这是很占工时的。”郭瑞韬说到。 由于全景拍摄,是由多个相机完成,因而包含多个画面。而画面和画面之间有接缝,也有重叠,因此需要重新处理,将其拼接为一个完整的,没有瑕疵的全景视频。 此外,VR视频,在渲染上也比传统视频更费劲。 “传统的片子,最多也就2K ,而VR拍摄的片子,均为4K,质量相当大,在整个渲染上,时间用得更久,工序也更多。”郭瑞韬说到。 再一个麻烦事,就是包装。 由于是全景拍摄,整个场子的观众也被拍摄进去,影响了整个节目的观感。 “正面是节目,背面是观众席,一转向后面,就会有点脱戏了。”郭瑞韬解释道。 VR制作团队一度因为这个事,犯了愁。 最后,后期团队想出一招,既能保证全景的体验,让观众专注到节目的氛围中。 “我们将360度的呈现,改为180度,背后根据节目的形态,进行整体的包装。”郭瑞韬继续说到,“比如《清风》,我们在背后延续了他的整体舞蹈风格,还根据颜色、情绪进行一些元素的变化,这样观众的体验,就很棒了。”
![]()
VR后期截图 在熬了几个通宵之后,所有的成片,终于在26号之前,全部到位。 “原来高高在上的春晚,感觉上可望不可及,没想到,突然间,就在自己的身边了。”看着所有准备到位的片子,郭瑞韬感叹道。 2、他们的春晚 不过,春晚,仍然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存在。 春晚有着极其严格的审查制度,所有的节目,经一审二审三审,层层把控,才能最终被选送到国人的眼前。 苏航仍记得,第一天联排时,总共看了6个多小时,而最终春晚只有4个多小时。 大量的节目被毙掉,此外,几乎所有的节目都会重新调整。 26号到了,这是所有节目最终必过的一道坎。VR作品,也不例外。 苏航回忆当天,仍心有余悸。 包括主会场三个节目,上海风光片,节目花絮等在内的20多条片子,将进行最后的过审。 “春晚还是一个很严肃的事情,哪些话能说,不能说,说的对不对,那一定是审得很仔细得,不放过一丝一毫。”苏航说到。 从26号8点开始,一直到凌晨,结果还没有出来,苏航一直处在极度的焦虑中。 对于VR技术,以及内容的呈现,他是比较有自信的。但放到春晚上,他心里没底。 “春晚其实是个政治口的事,是不是符合整个国家宣传口的要求,是不是符合大众过年的口味,这个还真是有点把不准。”苏航继续。 与苏航一道焦急的,是所有的后期人员,齐刷刷守在后方,等待结果。 5个小时过去了。 27号凌晨一点,终于,结果出来了。 所有的片子,全部一次性通过,无需调整。春晚总导演、姜台长,以及评审会的领导成员,对片子的评价很高,称其是“一个将近99分的作品”。 得到喜讯的苏航,将消息第一时间发布到微信群,一时间,所有人才松了一口气。 一时间,红包乱飞。 第一道坎算是过去了,还有第二道坎——除夕之夜春晚的正式开播。 当晚,所有VR团队的人,一律从演播厅撤离,守在导播间。
![]()
VR直播间 兰亭数字联合创始人庄继顺,当晚也在导播间,帮着协调一些事务。 6点多到达导播间后,他便不停地在微信上查问、确认。 用他的话,“VR这么新的技术,又是第一次用在春晚,保不准出什么岔子。” 庄继顺最担心的是服务器出问题。“做过VR你才知道,这是需要多么大的服务器支持。” 再一个,三档VR视频节目背后的特效包装,需要实时叠加,“这个也是怕出问题的地儿”。 当晚幕后花絮属于实时直播,后台人潮拥挤,机子也随时有被推倒的危险。 事后,他告诉VR价值论,自高考后,还从没紧张成这样,一晚上竟用光了两个充电宝。 除夕夜晚上11点59分,他发了一条朋友圈,哭着为自己打个广告,“终于能说了,兰亭团队全力支持央视春晚VR,以央视春晚开启新征途。” 而在此之前,关于此次直播的所有信息,一律处于保密状态。 3、被认同的满足感 大年初一,郭瑞韬开始踏上返乡的路。 在记者接通他的电话时,他仍处于兴奋的状态。 “每天通宵,真的不觉得类,特别兴奋,整个人跟疯掉了一样,估计这两天会狂睡。”他说到。 提及此次春晚VR节目,他最难忘的还是刚刚拼接完《清风》,戴上 VR眼镜的那一刻。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