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内容付费 新瓶装旧酒而已?
所以樊登读书会就跳出来了,樊登老师跟你们讲:以后我一年给你们推荐50本好书,我还有很多大咖带着你们读,你们一年只需要交365元,一天一块钱。樊登老师把这个模式目前应该已经做到国内登峰造极,刚刚突破100万用户,相当于做出了一个破亿的产值,这是非常厉害的模式。 樊登读书会相当于阅读里面的浅阅读,什么叫“浅阅读”?原来我们在报纸里面是不是有这样的模式——一本书的摘要,写一篇文章让读者看懂一本书。樊登无非就是把这个变成可以用声音来听的。 为什么大家现在都用声音来听?因为我们的时间都花在了车上、地铁上,没办法用手把手机掏出来看。大家现在应该理解了我说的:需要没有变,只是变形式。 再来看十点读书,你们知道在我心中,十点读书取代了什么市场?中国最成功的杂志叫什么?《读者》,难道你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能卖得最好的软文就是鸡汤吗? 现在很多人都说,为什么朋友圈都是鸡汤?微博时代、博客时代都是鸡汤好不好?没有博客的时候,我们在电台里面听的也是情感节目。《读者》都卖了几十年了,哪篇文章不是鸡汤?无非就是各种档次的鸡汤,《知音》是广场舞大妈的鸡汤。你们理解这个定义就可以了,看模式嘛,它的本质就是鸡汤,满足各个层次的鸡汤。 当各个层次的鸡汤不能满足之后,他一定会做一个动作,叫“建营销矩阵”。那么,建营销矩阵这个事情,什么时候谁开始干的? 《知音》一开始只有一本杂志,叫《知音》,后来就出了《知音海外版》,海外版不够用,后来就出了《海外版》的上和下,现在最厉害的叫《知音漫客》。杂志从一本办成几本,是不是就是媒体矩阵?今天换个马甲,叫“微信矩阵”,上一波叫微博矩阵,有什么区别吗? 所以你们跟我谈新媒体,我直接就不谈的,我直接看老媒体怎么玩,用老媒体的套路跟你打——关键是老媒体的套路很多人不会。 李翔商业内参就是报纸,什么报纸?《参考消息》,只不过他不谈政治,就只搞了经济文化版,严格来说是经济要闻版。无非是这个要闻有他选择的偏好,他偏好选大佬,偏好选热文里面的观点,这样的话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面看到一些精彩的观点,可以节约时间。 那么,期刊和报纸的营销模式是什么?征订。每到年底,邮局或你们单位给你发个单子,然后你就在上面打勾,要订《童话大王》《儿童文学》《少年文艺》…… 征订以后,基本上期刊和报纸就知道自己一年可以订多少了,这个量叫做“发行量”。如果一个期刊或者报纸的发行量超过500万本,他拿着这个发行量,就可以运作广告。报纸是不挣钱的,钱都是广告主掏的,通过这种方式来盈利。 后来报纸直接被互联网的免费信息给淘汰了,但是现在做内容付费,本质上就是用现代的互联网模式,在信息泛滥的时候,承诺提供优质的信息,因此用户要付费。但是这个付费的心理暗示、心智模式还是报纸,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而已。 期刊在网络上发生了变化,由于期刊在生产、印刷、运输、发行这些环节,成本可以节约到0。原来做一本《读者》成本肯定不是0的,首先印刷要钱的,送到你手上也要钱的,而且这个钱不低的,所以《读者》要卖5块钱肯定少不了的。 但是如果在微信上写文章,平台服务器是微信的,服务器、流量资源都是微信的,所以可不可以把定价直接做到0?所以它颠覆了纸质杂志的优势,更快、更低成本。所以类杂志化的新媒体就可以不要钱,靠卖广告赚钱。原来的杂志也是靠卖广告赚钱的。 二、人物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