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20年:一人、一“狗”、一群狼
在中国互联网这个丛林里,搜索、电商、社交三大最肥沃的土壤里,成长出BAT三头雄狮,在丛林中称霸一方,彼时的巨头们还在秀肌肉的“无双”模式,总想着自己上,把对手都干死,但结果却是咬了一嘴毛,自己也没捞到好。 这个阶段的争斗,让让几大巨头都弄明白了两点: 1、三巨头亲自上阵掏对方的空,吃力不讨好; 2、掏其他野狼的地,用收编驯养、把野狼驯化成家犬的方式也不可行。王小川治下的搜狗就折射出这个时代的缩影。能独当一面的将才,绝大多数情况都不愿仰人鼻息,狼群的战斗力是可怕的,任何试图把狼群驯化成家犬的战略都是注定必然失败的。 中国互联网竞争,自此进入第三个阶段。 三、大航母时代 三个大佬们在自己上场打战的战列舰时代,几场大战后,发现根本打不过群众的茫茫人海,机缘巧合纷纷转向了新的阶段:资本驱动的大航母时代,巨头用重兵守住自己的基本盘,同时提供强劲的资金、流量资源,通过资本的纽带,连接外部创业公司,极大扩大公司生态边界,让可能的颠覆者成为自己的朋友,而不是自己变成他们的敌人。 用劳模雷军的话来说就是:把朋友弄得多多的,把敌人弄得少少的。 通俗点翻译,就是:自己做带头大哥,养一群狼,用狼群去咬对方。 如果模拟现代战争,这就像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大型军舰在蝗虫一样的飞机的空中攻击下反而显得十分脆弱,大舰巨炮主义也因此走向终结。航母的重要性日益浮现,在珍珠港事件以及马来亚海战的结果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航母逐渐成了一个国家军事力量的重要指标,称霸大洋的逻辑变了,但不变的是航母还是大国的游戏。
![]()
巨头的生态与航母战斗群是如此的相近:互联网巨头(航母)提供平台,战略投资公司(护卫舰),投过的诸多公司(蝗虫一样的飞机),组成一个互相支援的生态群。 互联网巨头之间的战争模式,就此从直接厮杀,变成巨头用资本操控的代理人战争。 这也就是为什么百度呼唤狼性是必然失败的,因为家养的忠犬,永远不会有野外饿狼的饥饿感,自然也就不会有那种刺刀见红的干劲。 2010年腾讯3Q大战之后,反省的开放连接一切,2011年百度突然开窍的“中间页”战略,2012年阿里私有化之后的大拼盘收购,都是各自集团冲锋的号角。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