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到0再到1 徐易容的艰难清零与重启
后来,徐易容再说起这事,说得最多的便是 “感谢阿里”。 “做一个轻量级时尚社区,很舒服,但想象空间其实没那么大,而做了交易平台以后,因为钱从你这儿过了,想象空间也就大了。”升级为时尚电商的美丽说,在第一个上半年就做出了近12亿的交易额。徐易容管这叫 “被迫赚钱”。 转型不仅给美丽说带来了一笔高达2亿美金的融资,也给团队壮了胆, “一时间,觉得好像很多事情都可以做了”,于是在2014年,美丽说内部一口气孵化了7、8个项目。而时尚海淘项目Higo正是这几个项目中,后来惟一存活的一个,负责人是尚丹。尚丹说,还在美丽说那会,她跟徐易容也就差不多一个月见次面,主要汇报汇报项目的进展,很多事也不用着他过细问。 确实,那个时候统领上千人团队的徐易容根本无需事无巨细,但是他现在面对的,是一个150人的小团队。轻重失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徐易容觉得自己 “力不从心”。 艰难的清零与重启 “这就好比你作为老师,刚兢兢业业地把一届高三学生送进了清华北大,转头又要来带小学生。套路你都懂都明白,但真做起事来,人是麻木的。”徐易容觉得自己一时间丧失了作为创业者的那种敏锐, “你不会觉得一分钱要掰成两半花,看到每日百万的成交额也没感觉,1万块的成本多一点少一点好像也无所谓,更糟的是,你甚至觉得这些事都太细节了,根本不值得亲自管。” 而他并不是团队里唯一一个未能及时适应转变的,事实上,当初他从美丽说带出来的150号人,在心态上多少都有点 “站在高岗上”,一方面他们的工作能力都非常优秀,但同时,从团队结构上来看,出现了将多兵少的局面,都是曾经一人手下带个十几人甚至几十人的 “小将”,突然要重新杀回一线,非常难办。 徐易容承认,打从去年2月份Higo从美丽说独立拆分出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整个团队都是这种状态。这直接导致的是公司高昂的人力成本及办事效率的低下, “明明是不过百来人的团队却硬是保存了大公司的那套层级制度,信息传达还需要经过四级”,而这还只不过是现象之一。 “这当然是不对的。”现在的徐易容这么说,但当时的他并不这么认为。他当时想,有这么一支精英团队,公司很快又能迅速成长成一家上千人的大公司的。 “没能找到感觉”的徐易容把自己泡在了798的星巴克里,在这里他又重新把 《将心注入》、《重新定义公司》、《无印良品》这些书认真看了一遍,想要再补补 “如何带领团队”这件事的课,但他的 “顿悟”时刻,直到九个月后站在巴黎街头看到Colette那一刻,才姗姗来迟。
“在去Colette之前,我会觉得其实Higo做得还不错,各方面都还挺好的,然而到了那,我整个人可以说是一瞬间被击溃了。那时候才意识到,原来欧洲人已经把时尚做得这么好了,原来可以这么有美感,原来我做的就是shit。一方面我惊讶于事情本身还拥有如此大的空间,一方面又羞愤于自己做的如此之糟糕,什么都不是。” 徐易容回忆道, 他感觉自己在那一课仿佛看到了珠穆朗玛峰,再低头看看身在 “西山”的自己,曾经的骄傲和优越感似乎都太可笑,“一瞬间,我整个人就清零了。” 从巴黎回来后,徐易容便进行了一系列可以称得上 “激进”的调整,比如,一口气劝走了30多个老同事,他们多是“将”,而不是“兵”。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