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时间:仰望星空与柴米油盐之间的妥协和博弈
但是笔者从豆瓣时间上线的所有专栏的简介中,并没有找到统一的规律,每个专辑简介在内容的组成上都存在差异,比如杨照讲史记的简介,突出了其他名人对内容的推荐,而白先勇说红楼,突出的是其接触红楼梦的经历。这让用户对豆瓣时间的专辑简介很难形成统一的认知,即专辑简介都会给我传递哪些信息没有预期,同时相比其他内容付费产品简介,豆瓣时间在简介方面的一个重要缺失是,没有内容的大纲介绍,这就使得读者对内容的整体结构没有认知,这会对用户做最后的购买决策产生不利影响。
![]() 图 豆瓣简介与得到简介对比图 内容包装的另一个重要点就是专辑主题文案,通过下图,我们可以看出豆瓣时间主题文案风格一致,采取的是主题词+主讲人+专辑核心点这种形式,这也是市面上主流知识付费产品主题文案的做法,有自己统一的主题模版,统一的主题文案模版有助于产品形成自己的内容调性。
![]() 图 豆瓣时间专辑主题文案汇总表 最后需要提到的一点是,我们从专栏的各项信息中看不到专栏的购买人数,每期节目的打开人数,以及点赞评论人数等可以反应专栏真实热度的数据,仅仅是通过运营/或者是某种未公开的算法打出的“热”字标签来识别热门内容,这对用户是否访问专栏详情页的决策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总结来说,对于知识型内容付费产品,内容运营主要完成内容包装的工作,大到专辑的文案,小到单期节目中的一张配图,都需要精细打磨。大家可以从下面的清单中了解内容运营都做了哪些事情: 作者照片、专栏封面图 专栏名称、slogan、文字简介、试听音频/试读文章、推荐视频 主讲人介绍信息 出品方信息 确定更新频次和每日具体推送时间 内容定价确定 单期节目的音频、图文信息 2.流量运营 豆瓣作为一款很少做推广运营的产品,最新出品的豆瓣时间沿袭了其母平台的一贯风格,在推广上并未做太多的动作,有关流量的运营更多还是集中在站内的流量以及社交平台流量的运营,下面就让我们来一一拆解。 2.1 站内流量运营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