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写的微博到底归不归你?“霸王条款”与内容平台竞争之痛
“我们对微博正重返中国互联网市场的中心舞台而感到非常自豪。”据《财经天下》周刊报道,今年1月,曹国伟在新浪内部年会上感叹,许多人把微博的二次崛起称作是一个奇迹,因为在世界互联网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社交平台在沉寂之后能再度崛起,而新浪微博做到了。 微博正在努力打造成为Twitter+Instagram+YouTube的集合体,现阶段,能够与之抗衡的社交平台少之又少。
![]() Weibo=Twitter+Instagram+YouTube
但是在这次的“霸王条款”中,微博低估了用户们的反抗能力。微博一直都有用户在讨论内容版权归属的问题,微博不缺乏埋地雷的土壤,也不差埋雷的人,这次微博主动回应,正好点燃了引线而已。 而其他带有类似条例的平台,如果不主动做出调整,迟早也会遇到此类问题。 内容平台竞争之痛 用户是所有商业模式正常运转的最基本要素,也是所有平台生存的根基,微博这次挑拨了根基的神经。 不少人猜测,此次微博的举动与之前今日头条抓取微博的内容有关。 8月10日,微博宣布封掉了给今日头条的接口,官方解释是“第三方新闻平台在微博毫不知情、并未授权的情况下直接抓取自媒体账号的内容。” 微博宣布封掉了给今日头条的接口 一个月后,9月10日,今日头条向用户推送信息,宣布将于近期关闭使用新浪微博登陆头条账号的服务。 猜测终归猜测,最根本的原因是UGC模式带来的行业困境愈发明显:自媒体把生产的内容分发到全网络平台,为自己扩大传播面,随之而来的是,在哪儿都能看到他们的内容,内容缺乏独家性和辨识度;独家平台分发的模式被打破,流窜在平台间的用户增多。 在流量变得越来越贵的时代背景下,争抢独家内容成了大势所趋。 所以,各家平台都开通了原创保护标识,希望能抢到不一样的内容。同时,对于在自家平台上的内容,他们也不希望被其他平台转走。 比如,微信和今日头条之间就多次产生过争斗。2015年11月,两方以互相屏蔽为手段,当用户把今日头条上的文章分享到微信上,会出现“您未安装微信”的提醒; 在微信上打开来自今日头条的链接,被转跳到“本机未安装今日头条客户端,无法打开该应用”的页面。 2017年2月某一段时间,当使用“今日头条”APP 将内容转发至“微信朋友圈”之后,相应的内容链接只会显示在用户自己的朋友圈信息流里,好友无法看到头条内容。 微博CEO王高飞所说的,用户可以将微博内容自己发给第三方,但是不能单方授权第三方直接来微博抓,来微博抓还需微博平台授权。 其实这就是为了防止其他内容平台来抓,目前针对的是今日头条,但从长远来看,敌人肯定不止今日头条一家。 微博当然想把用户和内容圈起来,锁在自己的平台上,为我所用,保证自己的独家性。 这也是所有各家的想法,腾讯、今日头条以及其他平台都这么干,但他们这么干的时候,最没有思考的,是用户的权利,难怪网友们要炸了。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