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内印度互联网有可能赶超中国互联网吗?
印度线下零售市场的最大特征是现代化比例极低,目前接近于中国2000年代的零售业业态。其集中表现就是商场化比例低,渠道高度碎片化,约92%的零售市场被无组织零售(unorganized sector,即传统小商铺、夫妻店、各类中介等)占据。 印度市场通过多层分销代理,实现货物流通,最终造成了终端成本的上升。 中印电商发展的启动时期所对应的线下零售业发展阶段截然不同:中国于2003年兴起网购,而印度电商兴起于2012年,当时印度的线下零售业更接近中国90年代中期的发展水平。 2。中印商场化程度差异 中国线下零售业已经实现1~4线城市的商场化与专卖店化,而印度目前只有1~2线城市实现商场化,其余市场以类批发市场和小商店为主。 3。中印品牌渠道下沉程度差异 中印虽然都有多层分销网络造成线下零售业高渠道成本与低控制力,但由于中国市场更为成熟,已经通过固定的各级代理实现了品牌的渠道下沉,1~4线城市完成了消费的品牌化。而在印度,尽管消费者收入达到了品牌类产品的消费实力,但除印度本国无法研发或制造的产品外,多数产品渠道下沉能力较差。 在相对落后的传统零售业背景下,印度电商需要同时承担更高效率和品牌更好下沉的双重身份,从这个角度来看,印度电商行业对传统零售的深度替代有着更好的前景,长期发展更被看好。 二、中印电商发展情况对比 1。印度电商处于中国2009~2010年阶段
![]()
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高度成熟的产业,行业规模在2015全年达到38553万亿人民币(5700亿美金),占社会零售额12.9%以上,网购人群在网民中的占比也超过了60%。 而印度电商市场规模在2016年达到145亿美金,其中三大电商GMV总和为115亿美金,从这一数值来看,印度电商对应中国2009~2010年水平。与此同时,“猎豹大数据”显示目前印度网购用户占印度移动互联网总活跃用户比例为28.2%,接近于中国2010年的水平。
![]()
从印度1~4线城市的网购用户占印度移动互联网总活跃用户的比例来看,印度1~3线城市的网购活跃用户占比差距不大,而在4线城市明显降低,这与印度当前物流基本覆盖1~3线城市,少量覆盖4线城市的情况一致。
![]()
对比中国2010年1~4线典型城市的网购活跃用户占比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各线城市网购活跃用户的占比差距与印度相比要小一些,但整体情况与印度当前类似。 综合来看,印度电商从规模和渗透情况来说相当于中国2009~2010年左右的阶段。
![]()
2010年的中国,网购服饰,3C产品,音像书籍,充值点卡的人占比最多,这和印度当前服饰和3C产品的网购占比极高是相似的。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