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时代 哪一类品牌的电摩更有优势?
不过,受制于高标准研发和高品质生产的投入(产品的材料和制造工艺直接拉高生产成本),传统摩企打造的电摩车型在成本上普遍更高,所以传统摩企的电摩车型在售价上往往也更贵,这一点会排除掉一些价格敏感型的用户。 另外,由于长时间以来摩托车和电动车两个圈子相对独立、缺乏交集,以至于传统摩企在电动车市场中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电动车用户对摩托车品牌认知的缺失恐怕是传统摩企电摩车型最大的先天劣势。
与前面两者相比,以小牛为代表的新兴互联网品牌成为了近年来国内电动车市场的生力军。 互联网品牌有着先天的“网感”,它们更懂得如何当下年轻消费者的喜好与产品偏好,同时借助互联网传播的短平快优势,它们也实现了短时间内品牌的“原地起跳”。
互联网品牌的产品有着自己独到之处,包括互联网范儿的设计语言、良好的智能化交互功能以及完善的骑行文化和周边产品,这些都是当下年轻消费者所看重的,但电摩资质却成为了互联网“造车新势力”的硬伤。 目前以小牛为代表的主要互联网品牌似乎仍未获得电摩相关资质,以至于其原有的部分车型目前被归为“超标车”无法正常销售。这里笔者并不能说它们的产品不好,只是希望相关品牌能够尽早搞定这一纸电摩资质,毕竟相关资质才是生产好电摩产品的敲门砖,此后才是如何解决与传统的电动自行车品牌相似的技术沉淀短板。
如果单纯从用户的购买角度来说,显而易见的是,传统摩企的电摩车型在产品层面上优势更为明显。 传统摩企生产的电摩基本都为“原生电摩”。“原生电摩”是指那些从研发设计开始就严格按照电摩国家标准生产制造的电摩产品,相比部分传统电动自行车企业为了不浪费现有产品线资源而从现有超标车修补而来的“硬改电摩”或其“半路出家”的电摩车型,“原生电摩”的起点就高出其一个难以逾越的级别,所有结构设计更为合理,安全性、耐用性和舒适性更胜一筹,也不存在“硬改电摩”必须面临的后期补救等问题。 另外,在车辆的生产工艺和产品调校上,传统摩企有着更加丰富的产品经验,这些经验往往能够规避掉绝大多数的产品隐患,用户使用也更加安心。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