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所新规出台半年后,医生还想创业开诊所吗?
但是,我们查询了今年5月新规出台至今各个试点城市的诊所注册情况,与去年同期对比,整体数量并没有明显变化。这大概与医生开诊所的动力不大、准入条件和监管更严格有关。审批流程的简化,并不代表诊所开办更容易了,医生还要考虑市场、环境和自身的能力。
>>>> 医生并不会蜂拥而至开诊所
第一,医生全职开诊所的动力不足。关于这点,鲍宇克的看法是,对于还在体制内的医生来说,大专家已有足够名气,有大量病人,且有较好的科研平台和福利待遇,不一定有需求自己去开诊所;而普通医生没有那么好的个人品牌,一旦脱离了体制,尤其是离开了大三甲医院,对病人的吸引力就小了,全职开诊所有一定分风险。
第二,医生兼职开诊所的环境不成熟。尽管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对医生自由执业持越来越开放的态度,但在现实中,医生仍然被视为“单位人”,医院管理者必然是希望医生全职为医院服务;如果医生兼职开诊所,是否利用主要执业机构向自己的诊所“导流”、遇到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如何追究责任,这些问题很难短期内界定,使得医生若要兼职开诊所,医院和医生都难处理相互的关系。
第三,好医生未必是好的管理者。开诊所要耗费大量精力与财力,选址定位、品牌建设、处理医患关系、公共关系、医疗纠纷等,考验的远不止是医生的诊疗水平,还包括经营管理能力、危机处理能力。但是,术业有专攻,大多数体制内的医生诊疗能力较强,却不具备经营管理相关的能力,未必能够管好一家诊所。同时,医生要承担大量的临床、科研等工作,分身乏术,没有精力去兼职开诊所。
所以,医生们也理性认识到这些问题,很难出现医生纷纷去开诊所的情况。
试点城市的诊所注册和注销情况,数据来源:企查查,动脉网制图
>>>> 诊所还面临诸多挑战
我们还发现,在大量诊所新注册的同时,也有大量诊所在注销。这种情况,当然与诊所自身的经营状况有关,但也要看到,新规对诊所提出了更高的准入要求、更严格的监管措施,无论是开办还是运营,都面临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申办流程中的风险点仍然存在。由于取消了设置医疗机构的申请环节,就意味着诊所最终备案时,已经投入大量资金完成了前期装修、软硬件的各方面建设,如果建设过程本身有问题,不符合基本标准,导致备案时无法审核通过,之后无论是整改还是放弃,前期的投入都会造成巨大损失。这就为诊所的前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再次,医生的执业要求更高。新的诊所标准要求,临床医师需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经注册后在医疗机构中执业满5年,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这个要求本身就是一个门槛,在鲍宇克看来,这是非常合理的,更是对医生独立执业的考验。“刚刚结束规培的住院医师没有太多临床经验,很难独立胜任面对患者的救治。”
川派医生集团创始人王俊也表示,新规对诊所滥用抗生素、激素、不规范病历等问题将会严管。“并且医生想要持续提高医疗质量,还必须加强继续教育学习。”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