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腾讯:从“创新公敌”到开放平台
从2010年开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为了吸引大批开发者涌入,各大互联网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开放平台,希望聚拢产业链各方,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产业生态。在腾讯推出开放平台的同时,百度、阿里、360、盛大都在做着同样的事。 平台商业模式,改写了商业竞争的格局乃至于竞争方式。构建庞大的生态圈,比一款款地做产品,成为更行之有效的策略。 对开发者而言,BAT等互联网巨头推出的开放平台意 味着巨大的掘金机会,也降低了创业的门槛。美家帮创始人戴洪亮对财经天下(ID:cjtxzk)表示,如果不是资源换股,数十万精准用户意向订单他至少要花费1亿元。 腾讯开放策略,最早主要是对PC端的流量开放,而当时针对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宝各方面数据都不理想。但2013年以后,腾讯发力移动互联网,也间接重塑了应用宝。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则是App获取用户的成本越来越高。 高价买流量已经成为所有创业公司不能言说之痛,程序化购买DSP平台品友互动CEO黄晓南此前对媒体表示,和他们有合作的创业公司中,80%的营销费用都拿来获取线上流量了。而应用宝在腾讯里扮演了类似于苹果的App Store的角色。如今,应用宝已经超过了百度和360,成为国内最大的安卓分发市场。林松涛说,未来应用宝会越来越变成内容聚合入口。 而坐拥巨大流量的少数巨头们,与视流量为生命线的众多创业者们之间,一直处于不断博弈的状态。社交众筹产品轻松筹60%~70%的量来自微信和QQ,创始人兼总裁杨胤也加入了股权置换的“双百计划”,也是第三届青藤创业营学员。但杨胤表示,他们也不会忽视陌陌、微博、支付宝等阵地。“我们适配所有的平台,大家把社交的时间花在哪里,客户在哪里就有收益。” 不过,一些独立的微信公众账号的运营者都有或多或少的担心,如果哪天微信改变了规则,把自己屏蔽了怎么办?微萌CEO孙涛勇说,作为微信平台的开发者,大家聚在一起时交流最多的主题就是,研究腾讯的一些动向,分析怎么能去更好地跟腾讯体系结合。一切,还是要尽量地靠近腾讯的规则。 腾讯的开放策略仍不时在遭受质疑,包括Uber、易到等事件,虽然腾讯方面很快回应称,是由于技术和微信规则的原因,但仍不能完全消除人们的疑虑。新书《腾讯传》的作者吴晓波认为,“关于开放,腾讯做的仍不够”:到目前为止,腾讯还不能算是一个完全的开放性公司,或者说“开放”本身在今天的互联网行业中还是一个被持续讨论的话题。 而人们也都心知肚明,在BAT三巨头已经成为创业者绕不过去的话题的今天,既没有绝对的开放,也没有永远的同盟。商业不变的规则依然是利益,当越来越多的人无法脱离你生存,你也自然立于不败之地。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