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创业者讲述:比特币与区块链背后的真相
车克达:第一方面:为什么会有ICO呢?区块链具备去中心化的特性,比如现在有个去中心化的“淘宝”叫“OpenBazaar(公开市场)”,它是由一个社区发起并维护的,因为是去中心化的所以也不会收费。但是,一个项目发起并发展是需要资金的,资金的来源是哪里呢?所以有利的一方面是给区块链创业提供了一种传统融资渠道以外的备选方案,另外ICO能够给初创企业带来更大的空间。因为通过传统溶质渠道获得资金支持的时候,会因为条款苛刻等问题受到制约,所以类似于众筹的ICO给了初创企业更大的自由权。总的来说,在去中心化的模式下,ICO为区块链初创企业提供了比较有效的融资渠道。 弊端方面,ICO现在监管的层面来说是监管比较缺失的融资方法,这就容易让那些单纯想通过ICO牟利的项目趁虚而入,那么这对于整个生态来说都是负面的。如果投资者对这种方式丧失了信心,那必将影响到其他优质的进行ICO的初创企业。 因此,ICO的监管必不可少。更进一步讲,ICO的初创企业毕竟还是初创企业,如果ICO基本无门槛的话,依赖于此的初创企业会失去寻找更好的业务模式、持续迭代技术的压力和动力,就是说,ICO会因此而成为一个温床。 雷锋网:ICO与非法融资的界限在哪里?我们如何区分一个ICO项目是否可信任呢? 车克达:我实话实讲,这是非常复杂的。从企业方面讲,因为一般人不会很懂技术,那么到底一个企业他宣称的技术价值有多大?或者说其对于社会革新的效益有多大?这是很难判断的,而且,由于行业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也缺乏公允的标准。所以,对于普通投资人来说,也许从项目的应用场景入手判断较为合适。因为所有ICO项目最终都要投入运营,比如比特币,如果一个项目的产品最终能够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那么它自然拥有较大的增值潜力。所以,投资者就应该看其产品究竟在什么场景应用,这个场景是否合理,是否够大,等等。 此外,对团队进行考量也是重要的手段。我们应该对项目团队有一定的认知,比如我也看到很多国外的企业来到国内进行ICO,投资者对他们并不十分了解,然而并非国外的月亮就一定是圆的。 总的来说,投资ICO项目也是一个高收益率、高风险的事情。 雷锋网:现在随着ICO项目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代币也在发明中,这样的情况会对区块链推进商业应用有什么好或者不好的影响吗? 车克达:以比特币为例,它有一个比较好的生态系统,所以好的方面是,越来越多的ICO和代币可以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到、接触到这样一个新兴的行业,从陌生到熟悉,再从熟悉到习惯。 而不好的方面,仍然是前面提到的,不规范的ICO将增加行业的负面值。 雷锋网:大家又很困扰,因为区块链这么好的一个技术,大家都很关注,也投入很多资源,很多高水平的专家在研究,但是能落地的应用还是不多,技术制约仍然得不到解决,比如智能合约,这其中存在怎样的问题?它还需要怎样的解决方案和路径? 车克达:智能合约是区块链中非常重要的应用,比如现在以太坊就是基于智能合约的区块链平台。首先,比较重要的问题是隐私问题,智能合约其实和平时的合约很像,写在纸上,有履行合约的双方,还有第三方公证;而智能合约是通过计算机代码来自动执行实现的合约。这自然是能够带来很多商业模式上的创新,但隐私问题的存在——就是代码在运行的过程中,里面的信息是会被大家看到的,如果是重要的商业秘密,那么就有被泄露的可能。 那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有哪些呢?首先从密码学的角度来说,比如IBM提出的同态加密。以往我们的加密都是对内容进行加密,无法对过程进行加密,而同态加密是可以对运算过程进行加密的,所以这是一个方法,但它也是很早期的技术。此外,也可以从代码语言层面入手,国外也有很多人试图基于语言层面来解决隐私问题。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