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独独难以做出Snapchat?
所以我们分析Snapchat,不能只分析山河大事业已确定之后、产品最终的特性和形态,而必须分析它崛起的时机。如果没有Facebook留出这个空前的时间窗口,很可能它在阅后即焚的第一代就戛然止步,至今只能是传黄图的小众工具。 这样说来,关系链护城河真的没法突破吗? 五、也有例外和契机这世间没有完美的存在,腾讯的关系链长城也是一样。长期以来,我们在qq和微信上建立关系链,主要通过三个手段: 1、询问获取对方的id。你的qq号多少啊?能不能加一下微信(二维码)啊? 2、群。先建立个班级群,然后就可以加班花啦。 3、地理位置。还记得最初qq上的网恋吗,同城、女、16-25岁,筛!还记得微信附近的人吗? 这样的手段必然会有它的软肋和漏洞,有时候你不方便问到对方的id,有时候你想和对方联系却不想互加id。于是三个机会出现了。 1、王兴的校内网一开始有机会,因为他提供了一个建立关系链的新方式,不是去问人qq号,而是直接基于学校院系去查找,这就形成了一个纯粹同学的新关系链。他打的是“羞于问对方id以建立关系链”这个痛点。“不方便问校花的qq,但是我可以从校内网搜到她、加好友啊!” 2、接着是新浪微博,一样是直接检索建立关系,只不过是和公众人物(机构)的单向关注关系。明星大腕肯定不会给你他的个人id,那该怎么建立连接呢?“在微博上关注就好了,还可以评论私信哦!”这又是击中了痛点,建立了围绕公共人物和时事热点的关系链。 3、接着是陌生社交app。陌陌基于位置和兴趣群组建立关系链,贴吧豆瓣们基于兴趣建立关系链。 我们总结以上三个机会,他们建立关系链的方法(搜索、兴趣、位置)多少都钻了腾讯的空档,要么你不方便通过对方的id来建立关系链,要么你并不想把这么多人放进自己的常用关系链(微信qq通信录)。 这三个机会有没有可能最终突破腾讯的护城河呢?他们首先得解决一个问题,他们全部是通常意义上的“弱关系”。 六、弱关系与强关系微信qq拿下的,是每个人的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同事(工作伙伴)关系,这三者的主干基本都是强关系。也就是说,当你加对方微信号的那一刻起,你心里多少已经认为,你和他可以建立一种稳定的联系,即便一开始未必联系频繁,他也应该躺在你的通信录里,以备未来之需。 强弱关系对比,有六组区别: 1、强关系网络抢占的用户时间更稳定刚性,弱关系网络抢占的时间要看状态。 没办法,咱们是一个熟人社会,你每天都会有稳定的时间用在微信上联络同事亲友。 陌生人呢,也许你今天忽然兴致来了,要去某个兴趣社区好好聊聊,或者情绪郁闷想找一个陌生人倾吐心声,或者热点来了去微博围观,但是很难想象这种状态一直高频持续、每天发生。 2、强关系网络不需要对用户身份严格控制,弱关系网络需要。 你加的微信好友,多半是你认识的,至于上当受骗也多半是你交友不慎、遇人不淑,关腾讯什么事呢?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