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正在摆脱“大V”生态,但下一波“中小V”陷阱接踵而来
大V的离场,除了让微博掉入“深V”陷阱外,也意外的为微博摆脱了大V独家发声、观众围观、缺少互动的另一个“深V”陷阱,而是依靠中小V这类“中产阶级”创造内容、深度互动、深耕垂直领域、形成广告多元生态创造了条件,或者可以简单地称之为微博的网红化生态。 可摆在微博面前的,还有新的“深V”陷阱,即作为开放性的社交媒体和广场生态存在的微博,如何寻找更多的内容实现形式和变现空间,来延续用户黏度。 仅仅靠泛娱乐直播和各种广告投放显然很快就会触及到天花板。 垂直领域的网红容量固然比微博过去偏重时政领域的大V、公知容量更大,但也有极限。其造星能力的饱和、固化与逐渐减弱,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这一弊病其实早前在新浪博客、微信公众号等之上亦多有呈现,而结果也会因成名故事的难以为继,而引发新一轮的内容荒;同时,无论是单纯投放广告还是用户原创广告,亦没有出现较佳的结合点,特别是后者,更多的变成一种视频、文字拉客和优惠、折扣叫卖的竞技。 天花板的呈现,和新的一批大V形成头部固化、中层内容创造者难以找寻上升空间等问题,都将在微博复活后逐一爆发,微博对此也认知颇深,并开始新一轮社交媒体的试错。 比如当红的短视频领域,微博除了和一下科技试水泛娱乐外,亦开始在2016年8月,联合有信推出的一款语音直播互动产品“红豆Live”,其目的则是以知识付费的方式,用语音版的知乎、分答,来进一步提升垂直领域意见领袖们的知识变现能力。 一来可以起到垂直领域内容的进一步多元化和互动化,探索社交媒体差异与单向发声的传统媒体的新通道;二来也可在广告营收之外,拓展更多的盈利空间,避免过度依赖品牌广告、电商广告而陷入品牌广告效果不可测、品牌导流广告转换率偏低的广告平台固有难题。 或许,如何继续深度放大社交媒体的能量,从现在包罗万象的大广场和垂直小会场形态,进一步升级为内容创业者的创意市集,将是微博下一步的生态爆发点,亦是从新浪传统网络广告平台的基因中,逃离出去,找到新生机的关键所在。 “在旧有模式中越强的公司,你要在新的模式获得成功往往是很难的,一是因为基因,二是因为利益。”曹国伟的这番言论,其实也是刚刚满血复活的微博未来的博弈方向。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