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周源的西南偏南首秀:知识变现背后的信息逻辑
张鹏:从我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换一个视角,为什么 Facebook、Twitter、Snapchat 这些东西会流行?其实你可以理解为如果你让人们写一个很长很好的文章,我觉得可能只有十万分之一的人会那么做,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拍一个有趣的照片分享出去,然后让大家觉得挺有意思的。换一个维度,以前的知识只有百万分之一的学者、老师可以传授,但是今天如果我们把它进一步的碎片化,把它的颗粒降低,变成我可能就有一个问题想问你,我们发现每个人可能都是在某一个足够小的颗粒上是这个世界上最棒的人,它就意味着你可以把价值更充分的释放,你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种新的信息创造的过程之中,这种能力一定会释放很多很多的价值,我觉得这是我的一个观察视角,应该也是知乎的意义。在全球来讲,应该也算是一个非常创新的东西。所以我想问,你有没有考虑过这种跨国的知识?虽然我们现在的语言可能还是问题,但是现在机器翻译呢,谷歌已经可以直接翻译网页了,语言识别能力也很强,这件事儿是不是可以打破国界了? 周源:我觉得一定会。我觉得科技力量在降低成本、提高沟通效率方面一定是大有可为的,但这个问题呢,其实有两面,通过自动翻译、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让这个语言的障碍迅速的能够跨越过去,这个很好。但还有一方面是人如何能够更快速、更高效的学习?这个是技术解决不了的。比如说你现在刚好有一个机会能够跟一个法语的本地化的居民有一个很好的沟通的机会,但是我可能不知道问什么,我可能不了解在法国什么东西对于他是有吸引力的,所以这个沟通可能又进行不下去了。所以怎么让人快速的学习,并且在这个过程里能终身学习,我觉得这个解决起来可能更有意义,这个可能不仅需要技术,还需要技术帮助我们去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连接的更紧密,更加系统化。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