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店魔咒”下的自我救赎:1年关了185家店,瘦身后的沃尔玛们还能撑多久?
在过去两年里,沃尔玛又对山姆会员店进行了重新定位,以出售价格更昂贵的产品。消费者可以选购 500 美元的戴森吹风机、 1700 美元的 1995 年拉菲庄园红酒、 7000 美元的高科技按摩椅,还有进口开心果和米其林大厨独创的甜点。店里甚至还有 4100 美元的Laurastar熨烫系统,附带四个小时的上门指导服务。 服务高端用户,这也无可厚非。但值得讨论的是,山姆会员店终究还是线下实体店,与电商竞争,需要解决的还是消费者心中那个“找不到非去不可的理由了”。大而全的沃尔玛大卖场和山姆会员店,面临电商的冲击是不争的事实,可“线下”与“线上”销售,本来是“上帝归上帝、凯撒归凯撒”的事儿,如今也必须搅合在一起了。 2016 年,沃尔玛发疯似地发展电商。以约 33 亿美元价格收购了美国电商企业Jet;以 5000 万美元投资新达达合建O2O物流渠道;Jet.com之后以 7000 万美元收购鞋履电商ShoeBuy,还买下电商Moosejaw;在印度市场,沃尔玛还收购了印度最大电商Flipkart。 美国本土之外,从全资收购 1 号店到入股京东,沃尔玛在中国区的电商投入也一直在加大,从主动出击过渡到迂回求利。从原来的 1 号店、山姆会员店网上商城APP、 “沃尔玛”APP,山姆会员店下厨房店,变为 1 号店自营业务、京东店及其他,整体来讲,渠道更多。 京东与沃尔玛,一个是线上零售巨头,拥有庞大仓储及配送网络,一个是线下零售巨头,拥有全球供应链和丰富的优质商品,并有绝对议价权。双方合作看似和谐,实际上有很多问题值得探究。 首先,沃尔玛在深圳、广州等城市运营APP,已经开始为消费者提供送货到家的服务,并将慢慢推向全国其他城市。如果入驻京东到家,沃尔玛还会保留自己的O2O项目吗?毕竟人力、物流的投入也是一笔不小的成本。 第二,沃尔玛核心竞争力在于庞大的采购体系,强议价能力、低成本,这是京东试图获取的,如果将核心资源贡献给京东,扶持京东成长起来,会不会反过来对沃尔玛形成更深程度的压制? 通过下表梳理可以看到,沃尔玛之外,大润发、永辉、麦德龙、华润都在加紧布局电商渠道,那么沃尔玛面临的问题同样值得其他零售商们思考。 部分商超与电商合作一览表 抱紧电商大腿,与成熟电商平台合作打通线上线下,共建O2O平台确实是大型商超加码线上的必然路径。顺势而为是对的,只是再怎么“攀龙附凤”,商超们似乎也摆脱不了对未知的焦虑。 还搭着电商? 你Out了! 面对行业寒冬,那些超级零售巨头们可不会坐以待毙。只不过明显不同的是,有的还盯着电商,有的却转身找到了别的路子。 比如各家都在大力重构物流系统,沃尔玛在全国的 420 家门店如果都与京东到家对接,大润发门店直送,华润“勾搭”上了新美大,如下表所示: 即使这样又能如何呢?传统商超与电商再怎么契合,到最后可能也是为别人做了“嫁衣”。 对于快消行业来说,过去的 2016 年充满 “戏剧性”。在大型卖场缕曝关店潮下,小型便利店正悄悄崛起。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