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宣布获3.5亿美元投资,腾讯领投
社交产品往往免费,商业模式要从大的用户流量中沉淀出来,才会有后来的广告、游戏、电商等变现故事。同时用户还要活跃,要天天来,只有“黏在”平台上,才能掉进“广告、游戏”等模式中。不像电商,讲求交易量,再活跃没有交易行为都是空。 按此逻辑,用户数和黏性成了做社交的关键指标。微信用户数超 7 亿,陌陌过 2 亿(据公开资料)。整个社交领域,用户过亿的应用数得过来。 怎样的软件,可以实现最大用户量,让上亿中国人来用?在上亿的国人中找共通性,好像要比在他们中找“小资”、“二次元”、“小清新”、“ 90 后”、“中产”等要难——贴标签往往很容易,但也限制了你。 问题还有,在分众趋势如此明显的今天,还存在能俘获上亿用户的软件吗?如果有,如此大量的用户,他们的共同需求又会是什么? “你看了快手后会发现,这个世界上的人们生活真是丰富多彩。你的朋友圈子真的太窄,多的是你想象不到的奇特和新鲜。” 在其它社交平台上,很容易看到对快手的类似评价。 快手找到了 3 亿用户的共通性,实现路径是:不给用户贴标签,不打扰用户,让平台自然生长。“我们的用户群分布情况,跟中国互联网网民的地域分布非常像,百分之十几用户来自一线城市,百分之八十多来自二三线城市——中国网民地域情况就是这样分布的。”宿华说。这个结果并非巧合,而和初心有关。 在宿华和程一笑决定合伙干的时候,他们就定下了快手的一些基本原则:给普通人用,没有明星导向,不捧红人,做一只“隐形”的手。“希望用户在意的是快手上的自然产生的内容,而不是我们这个平台去支持什么、推动什么。”宿华向创业家&i黑马解释道。他口中的快手,更像是某种隐形的基础设施。 这也是为什么,快手上至今没有醒目的标签、大V位置、平台推荐等原因,就连火热的直播,也只是被隐藏在它的视频流里,快手官方并没有单独辟出一条分栏。 宿华多次用“老百姓”一词形容他们的用户。“我们觉得老百姓挺需要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不管他是在二、三线城市还是北上广深,也不仅仅是去某个平台看网红,看明星,而是展示自己。” “我和一笑喜欢去默默观测,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运转的,老百姓到底怎样会更开心。” “我和一笑就是普通的老百姓。最爱吃的,一直是五道口的一家干了多年的米粉,吃了十多年,现在还是每周都去吃。这样的生活,挺好的。” 而客观事实也正是,“老百姓”用户支撑起了快手上所有的高流量内容:有人在记录自己的跑酷生涯,也有人在表演 “乡村非主流”的搞笑短剧;有人在弹各种钢琴曲给粉丝听,也有人讲各种段子;有人晒自己三胞胎的日常生活,也有人给自己过 90 大寿的奶奶求祝福;有富二代环球旅行住上万元一晚的奢华酒店,也有驴友一辆自行车全国骑行;有小情侣秀恩爱,也有失恋求安慰;有女人在晒美貌,也有男人炫多金。俨然一个小社会。 宿华称,目前在快手上发过视频的用户已超 1 亿,而依照快手官方“不做刻意的事”的态度,与其说是平台在“推动”这些内容,不如说是快手用户的创造与选择造就了它,而内容反过来又定义了快手。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