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死辱母者”背后:借贷的黄金时代,暴利与冷血交集
而苏银霞的官司败诉后,曾被 3 次强制执行,涉及金额近 1700 万。 当催债者踩在苏银霞的头上,或者将她的头按入拉过屎的马桶中时,她确实连最后的 17 万,都拿不出来了——因为她身上,还背负着 1700 万的债务。 类似太原、聊城这样的三四线城市,只是中国经济一个小的缩影。 这些小城的人们,用借钱的方式,去最后一搏——不论是为了暂时的光鲜,还是为了度过难关。 但残留的欲望和期许,却在这场蔓延的金钱洪流中,冒了个头,又瞬间被淹没。 04 矛盾升级 当共债成为一种常态,哪家的催收能力更强,哪家的催回率就更高。 在高返佣制度的促使下,催收行业与借款人之间的矛盾,在不断加剧。 太原小城安静的生活,正在被打破。 “催收公司会去雇佣一些老头老太太, 50 元一天,在借款人的楼下,敲锣打鼓,要求还钱”,太原某银行的贷款负责人罗新宇说,在这个“面子为天”的封闭小城,这样的“侮辱”和“宣扬”,可以让借款人痛不欲生。 这个城市正在变得扭曲。 去年 4 月,一位 49 岁的火车司机老唐,因无力偿还高利贷,杀死了两位催债人。两人在家中陈尸近一周后才被亲属发现。 至此之后,这个城市表面光鲜体面的面具,才被残忍的撕下——底层人们甚至工薪阶层,都活得如此局促而不安。 而在偏僻的聊城,催收的手段则更为野蛮。 在这个只有 600 万人口的小城,近几年频繁曝出“暴利催收”的新闻:淫秽辱骂语刷墙、非法拘禁,甚至还有一个小伙被催债,被迫喝下“除草剂”而死亡。 在中国,这些老化、偏远的城市,正在被借贷行业所吞噬。 在网上,也形成两大联盟,一个是“催收群体”,一个是“反催收群体”。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