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红利下的做号江湖:一天20篇、每篇5分钟、月入5万……
一个公开的秘密就是,像企鹅、UC等都有自己的后台绿色通道链接,通过这些链接注册的账号,权重,推荐都会比普通账号要高。当然,优秀创作者有绿色通道不代表什么,但在上述平台上,做号者竟然也能通过自己的关系或渠道拿到这些链接,很快就能将账号做起来,从而保证每天稳定的收益。 此外,一些平台(我就不点名了)的频道竟然还将这些做号者聚集在群里,频道编辑一旦发现有话题可以做,就会在群里“下单”,然后做号者“抢单。编辑翻完牌子,接单的人则在最短时间内出稿,交稿。 这中间虽然没有利益交换,但双方默认的游戏规则是,我免费撰稿,平台负责推荐,一旦平台推荐,按不同的推荐等级,能获得不同的收益,一篇被推荐的稿子,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像企鹅自媒体的推荐渠道,就有QQ浏览器、QQ公众号、腾讯视频、腾讯新闻、天天快报等 5 个推荐位,几千万的阅读量很轻松。 这样一来,平台既省了编辑的成本,又对这些做号者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多年前,王微曾对低质量的UGC内容有过“工业废水论”。细看这些暗中支援,甚至放宽条件的平台,大多是内容分发市场的追随者。毕竟,当“随刷随有”成为市场标配之后,必须要有大量内容填充。 而在现在的格局下,为了快速追赶头部对手,弥补和竞争对手在内容数量上的差距,后起平台对做号党进行默许和扶持,以内容水化为代价,获取大量工业废水流量,就成了很正确的选择。 一个侧证是,前一段今日头条透露了他们原创维权的数据,数据显示,在只有 2000 多个活跃维权账号的情况下(毕竟维权没什么收益),几个月的时间,就监测到了十几万侵权稿,删掉了 7 万多篇。平台对于填充内容的渴求,可见一斑。 UC震惊部的事情相当于戳破了一个泡沫,即UC头条号上很多内容官方默许标题党,标题党这这件事其实是饮鸩止渴,但经不住流量的诱惑。 升级的战争:打压与卧底 相比之下,不得不承认,微信和今日头条和标题党、低质内容的竞争早领先一个时代。 对于平台来说,海量内容供给之后,只有技术才能完成真正的打压和审核。对标题党和谣言认定,平台都会通过人工标注相应类型,返回给机器训练,进行识别。微信的谣言模型库是现在国内最全的一家,这当然也和微信移动端一哥的地位有关。 今日头条对标题党的审核也很严,头条内部技术团队关于标题党分类的讨论就有十几页,他们曾经把另外一家平台的标题抓取,发现超过15%都被认定为标题党。笔者的稿子就曾经多次被机器建议“修改标题”。而如果一篇稿子热度过高,会被机器自动打回重新审核,防止标题党。 甚至,为了更好的更新策略,今日头条会派“卧底”到各大做号公司去交钱学习怎么踩现在的机器关键词,之后再对应更新机器的打压策略。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