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正文

你们成天挂在嘴边的“资源整合”,很可能是个伪命题

发布时间:2017-04-27 11:16:17 所属栏目:创业 来源:中欧商业评论(微信ID:ceibs-cbr) 作者:穆胜穆胜
导读:副标题#e# 文章来源:中欧商业评论(微信ID:ceibs-cbr) 作者:穆胜穆胜企业管理咨询事务所创始人,Thinkers50 思想实验室(中国)秘书长 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没有企业意识到庞大、灵活的资源池如此重要。它们认为,只要在内部储备了自有资源,在外部连接了合

所以,资源方即使要专业化,也应该是在内部化的基础上去追求专业化,先将自己的服务在内部化上跑通,再出去用专业化的手段证明自己。其实,在那个时候,即使是专业化,也一定是在垂直细分领域的专业化,而不是大平台式的专业化。反映在IT上,其产品一定是SaaS类、PaaS类的平台,而非卖场式的平台。

不关注用户(内部化)的“专业化”是个陷阱,这种专业化方向上累积的资源看似非常丰富,实则可用的并不多。

交互资源的底层逻辑

那么,资源真的是被抓取进来的吗?

企业解析用户的需求,根据需求“抓取”协同的资源,聚集到一个商业模式上变现。这看似一个再正常不过的逻辑。但如果进入这样的假设,我们就相当于在期待一只“看得见的手”。我们当然可以把这只“看得见的手”认为是企业家,但这样的模式有可能走入了“另一种封闭”,依然不是生态,无法最大程度上激活资源的价值。

事实上,资源方也是理性的,也在寻觅商业的机会(用户的需求)。一旦企业将自己变得开放,资源方可以“零摩擦”进入,并获得“正反馈循环”,就会源源不绝地涌入企业。难怪,张瑞敏在将海尔改造为彻底的平台时表示“世界就是我的研发部,世界就是我的人力资源部”。如果真的期待这种效果,企业就应该在核心能力允许的前提下,让自己变得更加开放。平台和资源方之间,实际上是一种双向的选择,而非单向的“抓取”关系。但很多企业始终带着“控制思路”,力图通过谈判地位锁定资源方,让对方“被整合”。

如果平台总是一副“我赏了你一口饭吃”的态度,就永远不够开放,永远难以与用户的需求同步演化。从根本上说,还是平台主(企业老板)的价值观问题。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