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80%的创业者都是热闹死的
很多B端的垂直自媒体,因为样本数量少,在新榜上很容易被划到C端自媒体的榜单里,比如餐饮老板内参经常被划在美食榜和创业榜。但实际上餐饮老板内参就是一个餐饮行业的媒体品类,属性已经十分明显。我只要知道我在这个行业是第一自媒体就可以,美食领域或创业领域排第几名实际跟我关系不大。 品类第一就是头部,你就是行业的集体认知,你就能吸附更多的资源。 另外,今年我们制定了一个目标,准备做 10 个百万级营收的SKU内容产品,也就是 1000 万内容付费产品的目标。 但这只是我们作为优化内部内容专注化生存方式的工具,而不是内参的主要商业模式。 我甚至觉得现在流行的内容付费产品模式根本不适合B端,至少不适合内参。 做内容付费产品有两个关键点,一是用户规模、流量,二是产品包装运营。产品的包装运营没问题,但是拼用户流量、规模,我们永远达不到林少十点读书的 1600 万用户,所以小额、规模化的知识付费模式并不符合B端。 但是作为B端的垂直自媒体,我们理解的内容产品更加宽泛一些,除了现在的低客单价知识付费产品,我们的高端教育培训、商业地产餐饮招商策划其实也是内容产品,只不过是超高客单价的内容产品,我们叫服务。 所以其实叫什么概念不重要,关键看你在做什么。我们说要用做内容的方式做服务,一切服务都是内容产品。 因此我们今年的内容产品只做两极,高端产品卡位,低端产品练兵。 五、微信群不等于社群 很多人一说社群,就说建微信群。我认为这是个非常大坑。 前几年,我们算是第一个有意识建QQ群的,当时也称为建社群。那时候还没有微信群。我们建了十几个QQ群,给群起名字叫餐饮老板内参上海站、成都站等等,好像全国都插满了旗子一样。貌似建立了庞大的社群。 后来我发现,建了这么多群,维护群、保持群的活跃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我们常规维护群的方式是,安排一个实习生或者新记者负责来组织话题讨论、群分享、发红包、讲段子,还要及时监控有人发广告就踢群。 这么做的目的无非就是想跟用户增强互动和粘性,增加互动频次、建立信任关系。 但是一方面,我们的用户都是老板,你让一个实习生去组织话题讨论通常显得很小白,无法跟老板对话,最后变成了很机械、很刻意的工作量。 另一方面,我发现我们每天早上推三条内容,平时搞线下活动,还要推高端学习产品,以及各种服务产品,这些加起来跟用户互动的频次已经很高了,而且这种直接服务形成的关系更稳固更靠谱。 还是那句话,直接的模式就是最好的模式,在传统行业尤其受用,对to B的垂直内容创业模式也特别有用。 老板的时间都很宝贵,你不可能让他从早到晚都围着你转,有需求时能想起你,没需求时忙生意,这样的关系挺好的。 所以,根本没必要为了一个社群的概念就去建什么群,社群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是结果,而不是目标。 拿餐饮老板内参来说,我觉得我们从第一天开始就已经在建社群,因为社群的另一个意思无非是想过滤出你的精准客群,但是作为一个定位精准的自媒体,餐饮、老板、内参这三个词本身就是一个过滤器,对餐饮行业没兴趣、不是老板或不想当老板、对专业内容无分别能力的用户肯定也不会关注我们。 所以,餐饮老板内参的定位就已经是一个天然的社群,我们只需要做好内容、做好服务就是对社群最好的维护了。 六、80%的创业者都是热闹死的 我经常跟同事说,一定不要觉得能干好多事,一定要经常看看哪些事是没必要做的。80%的创业者做的80%的事很可能是无用功,80%的创业项目其实是热闹死的。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