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正文

焦虑、迷茫、失望、自救,这个时代下投资人的冒险故事

发布时间:2017-06-02 18:23:53 所属栏目:创业 来源:42章经
导读:副标题#e# 注:本文为42 章经 为这个创投时代做记录的第一篇群像特写,作者 张雨忻。 谨以此文致敬那些曾经或正在这个行业中奋斗着的人们。 黎远把所有文件扔进了碎纸机,按下开关,一阵轰鸣声过后,办公室归于沉寂,他静悄悄地把门掩上,离开了他所供职的

「2014 年,我非常看好一家人工智能公司,一共推了 3 次,当时估值 4 亿人民币,转老股的话可以到 3 亿,但老板不看好,3 次都没出手。这个市场上没有几家独角兽,错过一次独角兽,很可能这辈子都没有什么机会了。」

那些比黎远资历更浅的投资人对项目就更加没有掌控力了。

戴康推项目很谨慎,他一年时间里对 50 多个项目做了 Pre-TS 的尽调,最终让他下决心一推到底的却只有 3 个项目。然而,直到最终环节,「我们的合伙人带着 TS 去见创始人,却又拿着 TS 回来了。」这种功亏一篑的感觉让他很沮丧,「合伙人可能本来对项目就没有十足的把握。通常,在面对这种可投可不投的项目时,合伙人大概率会选择不投。」

比项目推到最后却没成更惨的是,自己推上去的项目合伙人根本就不理会。许扬杰是某二线美元基金的投资经理,将近 2 年的时间里他没有出手一个项目。

「推项目很困难。虽然我对项目很有把握,但老板就是不想投,我挺受打击的,甚至会质疑老板的判断力。」

无法通过投出项目来证明自己,就必须切换获取成就感的方式。

戴康一直在调整自己的预期,「后来我想明白了,我看好的项目,不管谁投了,最后公司做的好我都挺高兴的,这是对我个人判断的一种肯定。」

所幸,对于一些拿到融资的项目,它的成功与否很快就可以被验证。但更多的项目却需要在动辄数年的时间跨度里才能被检验出成色来——即使是一次成功的判断,所能带来的成就感也是非常滞后的。

当然,那些大量看项目的投资人或多或少会看到自己的变化,一方面,他们的综合判断能力和认知水平在上升,另外,对细分行业也会有自己的 benchmark。黎远说:「大多数行业并不像手机,能通过跑个分那么直观的看出好坏。只有看的足够多,才能基于技术、产品、团队等诸多因素来对公司做判断,这个 benchmark 完全就在于自己的经验。」

他从第一家基金离开时大约 27 岁,除了投出了几个项目之外,他最大的收获是「能够看清楚哪些公司能赚钱,哪些不能」,这便是一定认知水平的建立。「时代总在变,在投资这个行业里,只有建立了认知,当运气来临时才能牢牢抓住。」

吴青曾在一家准一线美元基金工作 2 年,投了一个项目。即便出手过,成就感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奢侈品,「投资人的学习很分散,不会在一个项目上投入过多精力,所以学到的东西很难系统化,而这种碎片式的的知识无法带来明显的成就感。」

吴青对自己这段投资人的经历颇有无奈,「这 2 年里,我几乎没有什么成就感,对于自己投的项目是否成功也无法检验,只能交给时间。」

4、如影随形的焦虑

比起飘忽不定的成就感,如影随形的焦虑感更加折磨着这群年轻人。

对于极少数有机会出手的年轻投资人,品尝所投项目的失败总是痛苦的。周奕跳槽到一家新基金没多久,他在老东家所投的第二个公司就宣告了死亡。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